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相关经文

哥林多前书07章-婚姻的问题
  • 1 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
  • 2 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 3 丈夫当用合宜之份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
  • 4 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
  • 5 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
  • 6 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
  • 7 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 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
  • 8 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
  • 9 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
  • 10 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 11 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 12 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
  • 13 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
  • 14 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原文是弟兄)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 15 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 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
  • 16 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 17 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 神所召各人的而行。我吩咐各教会都是这样。
  • 18 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
  • 19 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 神的诫命就是了。
  • 20 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
  • 21 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不要因此忧虑;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
  • 22 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
  • 23 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
  • 24 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在 神面前守住这身份。
  • 25 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
  • 26 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
  • 27 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
  • 28 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
  • 29 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
  • 30 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
  • 31 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 32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
  • 33 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
  • 34 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
  • 35 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没有分心的事。
  • 36 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
  • 37 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
  • 38 这样看来,叫自己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
  • 39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
  • 40 然而按我的意见,若常守节更有福气。我也想自己是被 神的灵感动了。

《答疑解惑》

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看《哥林多前书》的第七章,现在的教会很少讲这一章,因为里面提到的观念很难让人接受。这章的主题叫做“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

一、哥林多人的困扰

哥林多人写信给使徒保罗,因为他们在婚姻嫁娶上有很多困扰,产生了类似要不要结婚,寡妇应该怎么办,夫妻俩丈夫不信主,妻子要不要跟他离婚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属世界的人一定会有一大堆的困扰,这些困扰还表现在想服侍主、参加聚会或者奉献,另一方拦着不允许,奉献还得偷偷地做。这样的纠结难受,咱们当中的弟兄姐妹也曾有人遇到过。

保罗看哥林多人遇到的这些困扰,就写了《哥林多前书》的第七章,给哥林多人一个回应。如果有人问是否可以离婚,而保罗说可以,那还会引来更多的质疑。所以保罗这人的回答太厉害了,他说行合宜的事。我们就来看主题里面说的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这观念不是每一个人能接受的。

二、保罗的回应

保罗的回应是可以单身,如果非要嫁非要娶,那结婚也不是罪。人信主的时候是什么身份,就是什么身份。对方要跟你离婚就离婚,这种观念在当今的教会没几个能接受,我看见的教会里都不是照着保罗所写的落实的。哥林多人的这些困惑就是来自他们属世界的逻辑体系,而保罗的回应是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

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哥林多前书》 7 : 15 )

站在不同立场和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件事,属世界的人一看婚丧嫁娶,寡妇,还有人要不要守童身之类的事就很晕。其实如果老公要离婚,也没必要死乞白赖拖着不离,搞得很痛苦。保罗说的是如果老公不信主要离婚,开开心心地赶紧离了算了,这个我待会再进一步解释。那和出轨什么的不一样,不是有了外遇,看别人怎么都比自己老公好而想要离婚的那种。我们今天说的保罗回应的根基是站在殷勤服侍主的角度,是讨神的喜悦,这是他的逻辑体系。

三、哥林多人能领受这样的观念吗?

哥林多人如果能领受这样的观念就没有《哥林多后书》了,他们虽然等着保罗解答他们的这些困扰,其实心里早就有一套自己的观念。今天这个世代有很多教会跟哥林多教会是一样的,保罗所写的这些观念不能被人接受。随便指出一条都会被挑出一堆的毛病,还觉得按照保罗说的那人口问题就没法解决了。人站在不同的逻辑体系里,所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说儿女是产业,有些教会没办法带领人信主,就让会友拼命生孩子,生一个教会就多了一个,谁知孩子大了也没信主。

哥林多人不能够领受保罗提到的观念,这种观念所产生的冲突来自两种世界,两种逻辑体系。保罗的观念是站在属神的逻辑体系里的观念,哥林多人这种属肉体的人不可能有属神的智慧。大家要好好读《哥林多前书》的第七章,你能不能领受保罗的观念是一个分水岭。如果是走到对面那条道上去了,就是哥林多人一样属肉体的人。如果能接受保罗的观念,能够理解他所说的就截然不同。

四、保罗的观念一:单身最好

保罗的观念从来都没有强迫谁接受,要是欲火焚烧忍受不了,那就赶紧找一个去结婚。好过朝三暮四,最后还整出一身病来。如果没有这个单身的恩赐就赶紧结婚,别勉强,这是行合宜的事。

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哥林多前书》 7 : 1 )

说到男不近女,要用中国的理论来解释就多了,孔子说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这不是《圣经》说的,不是出自保罗的口。

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哥林多前书》 7 : 7 - 8 )

保罗是单身,那单身怎么就好呢?我给大家说一个小小的插曲,保罗安排在他离开世界以后,提摩太有可能接替保罗做教会的领袖。保罗在写《提摩太前书》里有这么一段话,不要让女人讲道。这翻译有点问题,在英文经文中说的是the woman,是特指某一个女人。如果这里理解成不让女人讲道,那和保罗在教会里的其他安排就相互矛盾了,所以这里特指的是提摩太的女朋友。这女人总想掌控提摩太,当提摩太上台讲道她也上去,从他手里把麦克风抢过来,把底下人都给看懵了。保罗的信里说不要让那个女人讲道,她也知道,心里想必恨死保罗。这是我的解读,当然也可能解得不对,大家慢慢琢磨。

现在有很多的提摩太,也有很多的提摩太的女朋友,或者说提摩太的老婆,这个世界就这样。这里讲的是单身最好,保罗做了很多解释。

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哥林多前书》 7 : 25 - 26 )

如果有人想要婚嫁,那保罗又是怎么说的?

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哥林多前书》 7 : 28 )

保罗还是建议人单身,我自己也觉得单身挺好。但是你要有单身这个恩赐,要没有这恩赐担不了,那既是恩赐又是个恩典。肉身多受苦难到底有没有受够了?其实在教会里面服侍,我也特别喜欢那些没有牵挂的。牵挂这种东西挺闹心的,老公在外面被人一下骗了60万,你就要跟他一起承担60万的债务。因为夫妻俩有共同的财产,也要承担共同债务。所以婚姻里能得到的说不定是什么,但是在肉身当中多受苦难,你今天所受的苦就足以说明。

要行合宜的事,不能说离婚就都离了吧,保罗也没有那么说。其实我这个牧师也不好做,有的时候忍不住说离了吧,然后还补一句,反正现在假离婚挺时髦的,这话讲出去就可圈可点了。其实这事不好整,保罗写的时候其实也挺绕的,我们就挺希望他直率地说出来,可是他讲来讲去在那兜圈子。所以行合宜的事,这是在得以殷勤服侍主前面加了一顶帽。如果你不是为了殷勤服侍主而是为了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搞出那些乌烟瘴气的事可不是保罗教的,那也不是我教的。

有的人可会忽悠人了,说两人在一起可以好好服侍主,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人家保罗说的是单身,不要以为嫁给谁就可以服侍主了。其实服侍主不需要嫁人,有没有嫁娶根本没有关系。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这大家可要记住了,千万不要相信骗子的话。没跟你结婚的时候都不能殷勤服侍主,结婚了就能跟你殷勤服侍主?因为你透露出你里面有这种想法,人家就照着你的想法去说,最后的结果可就说不准了。

五、保罗的观念二:结婚不是罪

千万不要说结婚是罪,该正常地婚嫁就去做,没有单身的恩赐就好好结婚,那不是犯罪。有的人恩赐是这样,有人的恩赐是那样。成年人有这方面的生理需要,该嫁的嫁,该娶的娶,别担心。保罗所说的结婚不是罪,但的确影响人服侍神。他说行合宜的事,既然想讨老公,或者讨老婆的喜悦 ,就好好地去讨,别还整出了心里负担。心里还纠结这么做到底是不是罪,哥林多人就这样。嘴里说好想服侍主,心里又很想嫁人,然后又担心嫁人会不会影响服侍主,整天在那兜圈子。保罗直接讲明了他的态度,要嫁你就好好嫁,要娶就好好娶,只不过在肉身多受苦楚而已。嫁人的讨老公的喜悦,娶媳妇讨媳妇的喜悦,不用在那里纠结。

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哥林多前书》 7 : 27 )

结了婚就别惦记着离婚,这边结了,那边又想着要脱离,到底是在做什么呢?

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哥林多前书》 7 : 9 - 11 )

大家自己慢慢去读,能领受多少就领受多少。《哥林多前书》的第七章我好多年前就研究得挺透,所以在婚姻这件事上的服侍我都会照着这个做。我手里曾经有婚姻注册官的证书,但是现在我不再做了。其实婚姻注册官这活挺好,经常有人请我去做他们的婚姻注册官。这工作来钱快,15分钟签个字就走,少的也有几百块新币,多的可以上千,政府定价最基本就是300块新币。

婚姻虽然不是罪,但的确会是缠累。我签字征婚的那些人都是咱们教会的,现在好像也没有剩下谁了,大部分都过日子去了。后来我干脆把那个证书给退了,结婚虽然不是罪,但是会影响人服侍神,还是单身好。如果你想服侍神而你老公不信主,有一天他很想跟你离婚去和别人结婚,你就回家开香槟庆祝。但是你不想离婚,觉得不能离婚,因为圣经这么教的,那你就别求离。有的人求了离,还想求结婚,这就是出了狼窝又入虎穴。为什么非得结婚呢?如果不结婚现在可能更好。结婚不是罪,你再仔细看看经文,这是我的总结。

六、保罗的观念三:是什么身份就守住什么身份

不要以为在婚姻中不能殷勤侍奉神,离了婚就能侍奉神;信主时是奴隶不能殷勤侍奉神,恢复自由身以后也不能殷勤侍奉神。是什么身份就守着什么身份,因为那不重要。如果你想要侍奉神,无论是什么身份都能侍奉神;如果你不想好好殷勤侍奉神,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侍奉不了。其实我过去经历了很多,心里常常蛮辛苦的。对我来说,有没有工作我服侍神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有没有工作的时候殷勤服侍神;结没结婚的时候也殷勤服侍神。约瑟是奴隶的时候可以殷勤服侍神,从奴隶里走出来,做了宰相也殷勤服侍神。

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丈夫原文作弟兄)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哥林多前书》 7 : 10 - 14 )

从《圣经》看,能影响服侍神的只有你自己,就是你里面属世界的逻辑体系,别找借口。为什么有些弟兄姐妹会问我他能不能做这份工,我的答案是能。别以为做这份工会影响服侍神,别给自己找借口,都是自己里面的态度。前些年在我们当中除了我以外,他们都在工作岗位上。我全职服侍是因为我失业了。我有工作的时候可以殷勤服侍神,失业了就更殷勤服侍神,没有人能拦得住。

前段时间我跟一个姐妹说,如果你不允许你老公十一奉献,他肯定不敢,她笑着承认了。我说我一信主就开始十一奉献,咱们当中有弟兄就问我老婆是不是同意。我老婆不奉献,但我要做的事是没有人能拦得住。还有人问我十一奉献是按照税前算,还是税后?新加坡有公积金,可以拿来买房子或买别的,但是不能提现,放在政府的账号里。我把公积金的数都奉献了,是薪水的百分之四十。划算的事我当然要干,谁也拦不住我,奉献了以后真的蒙福。

你是什么身份就守住什么身份,这是行合宜的事,别找借口。有些人想成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以为成了就可以好好服侍神,没有这回事。不是永久居民的时候都不能好好侍俸神,就算成为永久居民也一样;你不是新加坡公民的时候不能好好服侍神,是新加坡公民也一样,别找借口。

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神的诫命就是了。各人蒙召的时候是甚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不要因此忧虑;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份。(《哥林多前书》 7 : 18 - 24 )

不管是否拿到新加坡公民,也不管是否结了婚,蒙福的人仍然是蒙福。不要以为离婚了以后才能蒙福,除了你自己心里的想法以外,其他什么事都拦不住神祝福你。就像《圣经》里的亚比该也没想要离婚,结果神把她老公拿八给击杀了,感谢神。身份其实没那么重要,有个弟兄很渴望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可是总也拿不到。有天其他人拿到了他就生气了,离开教会去到了另外一间教会。还别说去了以后还真拿到了身份,可是没有拿到身份的时候都不能殷勤服侍神,拿到了也不会殷勤服侍,虽然为了拿到永久居民身份还在网上作了见证。

七、保罗的观念四:离异要合宜

要离婚的也没必要赖着,行合宜的事。对方要离开没必要死缠烂打,不要觉得家很重要,神所配合的不能离开,但如果是鬼所配合的呢?《圣经》里讲得其实很清楚,不信的人要离开就让他离开,那就感谢神,开香槟庆祝你可以殷勤侍奉神,现在脱掉了这世上的缠累。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哥林多前书》 7 : 32 - 33 )

这就是保罗的观念,我总结得是不是挺清晰?要合宜,不要整半天让自己很累。大家要记住没有任何东西能拦住你侍奉神,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拦阻你蒙祝福,同样也没有可以让你丧失命定。一个有命定的人无论如何都是有命定的,不要再找借口。

八、保罗观念的根基

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哥林多前书》 7 : 29 - 31 )

世上的事都会过去,有人觉得没有过去,其实人死了跟过去差不多。大家都要有个最基本的逻辑,人两眼一闭,两腿一蹬之后,所有的事都要过去,跟你没什么关系了。就算这世界没过去,人过去了和世界过去了相差无几。人把活着这事看得这么重,哥林多人为什么要把这种小事很认真地拿出来问,因为他们的根基是在这世上,觉得这些事都很好、很重要。

而保罗的根基就是这事和世界上的事都要过去,唯有神的话永远常存。他所追求的是在永恒里不能朽坏的荣耀,这世上的事都不重要,他就要忠心,殷勤地服侍神。原来这才是关键,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观念,世上的事就没困扰了,都解决了。这是保罗的逻辑体系,也是耶稣基督的逻辑体系,就是要让我们得益处。

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没有分心的事。 (《哥林多前书》 7 : 35 )

现在看看我们分心的事是不是很多?放眼看去全是缠累,身上缠满了荆棘和杂草,结出来的不可能好果子而只能是苦涩的果子。

然而按我的意见,若常守节更有福气。我也想自己是被神的灵感动了。(《哥林多前书》 7 : 40 )

保罗最后的那句话,他自己也是被神的灵感动了,这才是正确的观念。所以不要再为世上虚浮的事奔跑,要为神在永恒里为你预备的荣耀奔跑。否则人就会在肉身上多受痛苦。如果都受够了,如果有机会就赶紧抓住。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永横里的荣耀,不能没有殷勤服侍主。脱去缠累,忠心服侍,得以见主的面是好得无比的。其实什么都拦阻不了,我要告诉你神不但在你身上能够掌权,神还能在世人身上掌权。神用祂全能的双手托住宇宙万有,所以不用再担心、挂虑,什么都拦阻不了我们殷勤服侍神的心,因为我们里面是一颗爱神的心。

为您推荐
关闭

《哥林多前书》第七章探讨了婚姻嫁娶中的困扰,如是否结婚、寡妇问题以及夫妻信仰不同等。哥林多教会写信给保罗,反映了他们在婚姻上的挣扎。保罗回应说,要“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属世之人常有许多困扰,例如想服侍主、参加聚会或奉献时,受到另一半的阻挠。保罗的回应并非简单地允许或禁止离婚,而是强调“行合宜的事”。保罗的智慧在于,他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导信徒思考如何在婚姻中更好地服侍主,这个观念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保罗认为,信徒应以信主时的身份为准,若不信的一方执意离婚,信徒不必强求,应欣然接受。这种观点在当今教会中并不常见,许多教会并未完全遵循保罗的教导。哥林多人的困惑源于他们属世界的逻辑体系,而保罗的回应是行合宜的事,以便殷勤服侍主。 从属世界的角度来看待婚丧嫁娶等事宜,容易感到困惑。保罗的观点并非鼓励因外遇等原因离婚,而是指若不信主的配偶坚持离婚,信徒应放手,避免痛苦。保罗回应的根本在于殷勤服侍主,讨神喜悦,这是其逻辑体系的核心。因此,信徒在婚姻问题上应以服侍主为出发点,做出合宜的决定。

《哥林多后书》的出现,源于哥林多教会未能接受保罗的观念,他们固守自身逻辑体系,与保罗的教导产生冲突。现今许多教会亦存在类似问题,难以接受保罗的观念,甚至认为其观点存在诸多问题。 这种冲突源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逻辑体系:保罗的观念立足于属神的逻辑,而哥林多教会则倾向于属肉体的观念,缺乏属神的智慧。能否领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七章中阐述的观念,成为区分属灵与属肉体的分水岭。接受保罗的观念,意味着理解并认同属神的逻辑;反之,则可能陷入属肉体的思维模式,与哥林多教会的境况相似。

保罗认为,若无法忍受情欲,结婚是合适的选择,胜过朝三暮四导致疾病。他并未强迫任何人接受其观念,而是建议没有单身恩赐的人尽早结婚,这是合宜之举。对于信中提及的“男不近女”,保罗的观点与孔子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不同,后者并非出自《圣经》或保罗之口。保罗希望众人像他一样,但他承认每个人领受的恩赐不同。对于未婚和寡妇,他建议她们保持单身,像他一样。然而,他强调这只是一种建议,并非强制要求,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领受的恩赐做出选择。婚姻与单身各有其价值,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保罗认为单身有其优势,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他担心提摩太接替教会领袖后,会受到女友的影响。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中提到“不要让女人讲道”,这里的“女人”特指提摩太的女友,她试图掌控提摩太,甚至抢夺麦克风。保罗的建议可能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也表达了对单身的看法。他坦言没有主的命令,但因现今的艰难,认为人不如守素安常。对于想要婚嫁的人,保罗表示娶妻或出嫁并非犯罪,但会带来肉身的苦难,他希望人们可以免受这些苦难。总的来说,保罗认为在特定情况下,单身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单身与婚姻的议题,并强调了“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的重要性。作者首先提到保罗建议人单身,并认为单身是一种恩赐和恩典,能够减少肉身的苦难和牵挂。在教会服侍中,没有牵挂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作者随后讨论了婚姻可能带来的问题,例如共同承担债务等。对于离婚的问题,作者表示不能一概而论,并引用保罗的观点,强调行合宜的事。作者坦言作为牧师,有时会忍不住建议离婚,但同时也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最后,作者告诫读者不要被“两人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服侍主”的说法所迷惑,强调单身与否与服侍主没有必然联系。作者提醒大家要记住“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不要轻信骗子的话,以免落入陷阱。

婚姻并非罪过,有结婚的需求就应正常婚嫁。保罗指出,婚姻本身虽不为罪,但会影响人对神的服侍。已婚者需尽力使配偶喜悦,无需为此感到负担或纠结。保罗鼓励有结婚意愿者坦然面对,享受婚姻生活,无需过度担忧。 已婚者不应寻求离婚,若无法克制情欲,结婚是合适的选择。保罗强调,已婚夫妇不应分离,若已分离,则不应再嫁或再娶,应寻求与原配偶和好。婚姻应被视为严肃的承诺,不应轻率解除。与其受情欲煎熬,不如选择婚姻,享受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困扰和挣扎。

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婚姻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作者基于对《哥林多前书》第七章的理解,分享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和在婚姻服侍上的经验。他曾担任婚姻注册官,但后来放弃了,因为他认为婚姻虽然不是罪,但可能会成为服侍神的缠累。作者观察到,他曾证婚的教会成员大多已回归平凡生活。他甚至建议,如果配偶不信主并想离婚,信徒可以为此庆祝。然而,如果信徒不想离婚,也应坚持圣经的教导。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离婚后又急于结婚,认为单身可能更好。他强调,结婚本身不是罪,但需要仔细思考其对个人信仰生活的影响。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婚姻与否、职业状态如何,都不应成为侍奉神的阻碍。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愿意殷勤服侍,而非身份的限制。约瑟为奴时尽心服侍,成为宰相后亦然。 对于婚姻,保罗引用主的吩咐强调,妻子不可轻易离开丈夫,若已离开,应保持不再嫁或与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应离弃妻子。对于信与不信的配偶,信徒不应主动离弃,因为不信的一方因着信的一方成为圣洁,他们的儿女也是圣洁的。这体现了信仰在家庭中的影响和圣洁的传承。核心在于,信徒应在现有关系中活出信仰,而非轻易改变身份。

个人内在的态度决定了服侍神的程度,外界因素不应成为借口。《圣经》的教导表明,影响服侍的根本在于个人属世界的逻辑体系。工作不应成为阻碍,失业时更应殷勤服侍。十一奉献是个人与神之间的约定,不应受他人阻挠。即使配偶不奉献,个人仍可坚持。奉献的回报是蒙福,值得去做。身份不应成为服侍的限制,无论是否为永久居民或公民,都应尽心服侍。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愿意摆脱借口,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服侍。不要因为身份问题而推脱,抓住每个机会,尽心尽力地服侍神。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强调,受割礼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遵守神的诫命。无论蒙召时的身份如何,都应保持现状。即使是奴隶,若有机会获得自由更好,因为在主里蒙召的奴仆是主所释放的,自由人则是基督的奴仆。信徒是重价买来的,不应作人的奴仆,而应在神面前保持蒙召时的身份。 同样,是否拥有新加坡公民身份或婚姻状况,都不应成为蒙福的阻碍。重要的是,不要让内心的想法限制神的祝福。身份并非关键,重要的是殷勤服侍神。有些人渴望获得永久居民身份,但即便如愿以偿,也未必能更加殷勤地服侍神。因此,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专注于信仰,遵守神的诫命,这才是真正的蒙福之道。

《圣经》提倡行合宜的事,对于要离婚的情况,若对方坚持离开,不必强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指出,未婚者能更专注于主的事,已婚者则会为世事挂虑。因此,若与不信者结合,对方要离开,应感谢神,卸下世俗的缠累,以便更专心地侍奉神。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挡人侍奉神、蒙受祝福或实现命定。一个有命定的人,无论如何都能完成其使命,不应再找借口。核心在于,要以合宜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徒增烦恼,从而更好地专注于信仰和个人命定。

保罗告诫哥林多信徒,要认识到“时候减少了”,世事终将过去。他劝勉他们,对待婚姻、哀乐、得失,甚至使用世物,都要抱持一种超脱的态度,因为世界的样貌正在改变。保罗的观点是,信徒不应过分看重今生的事物,而应将目光放在永恒的价值上,追求那不能朽坏的荣耀。他认为,哥林多信徒之所以对世事感到困扰,是因为他们的根基建立在今生,而非永恒的神的话语上。保罗强调,唯有认识到世事终将过去,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能更加殷勤地服侍主,不受世俗的干扰。他表明,这些劝诫是为了信徒的益处,使他们能专心服侍主,免受分心之事的影响。

保罗劝诫人们不要被世俗之事缠累,因为这些缠累如同荆棘杂草,结出苦涩的果实。他认为,常守节更有福气,并确信自己是被神的灵所感动。因此,不要再为虚浮之事奔波,而要为神在永恒中预备的荣耀而努力,否则只会徒增肉体痛苦。 保罗强调,永恒的荣耀和殷勤服侍主至关重要,远胜于世俗的拥有。他鼓励信徒脱去缠累,忠心服侍,以期得见主面。同时,保罗也坚信神的全能掌管宇宙万物,因此无需担忧挂虑,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我们殷勤服侍神的心,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神的爱。要抓住机会,殷勤服侍主,不能失去永恒的荣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