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学习系列
- 【课程】- 如何学习(1)- 《学习的两个好习惯: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
- 【课程】- 如何学习(10)- 《双赢思维》
- 【课程】- 如何学习(11)- 《重新塑造自己的逻辑体系》
- 【课程】- 如何学习(12)- 《管理思想》
- 【课程】- 如何学习(13)- 《成长是渐进的》
- 【课程】- 如何学习(14)- 《由内而外的改变》
- 【课程】- 如何学习(2)- 《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
- 【课程】- 如何学习(3)- 《人的成长就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
- 【课程】- 如何学习(4)- 《靠着信心对付被动》
- 【课程】- 如何学习(5)- 《目标的实现从构思开始》
- 【课程】- 如何学习(6)- 《做事要有计划,要有优先级》
- 【课程】- 如何学习(7)- 《学习做事中的两个坏习惯》
- 【课程】- 如何学习(8)- 《读书方法》
- 【课程】- 如何学习(9)-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本质》
- 【课程】106课程 - 《如何学习》
笔记范本,仅供参考
一,引言
习惯决定命运,什么习惯成就什么命运,养成要事第一的好习惯至关重要。
忙碌是因为低效,低效做事就不享受,所以人要不断学习如何做事,从而提升效率,创造价值。
二,提升效率,创造价值
工作享受的关键就是要创造价值,人能够创造价值,人又享受创造价值,人就从中得着喜乐!
创造价值的关键就是要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关键就是要管理好你的时间,并做好计划!
三,做好时间管理
无论干什么,第一个想到的都应该是如何提升你的效率!
做事的顺序非常的重要,先做最重要的事儿,其他不重要的事儿也都能做完!
时间管理,就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千万不要最重要的事儿不干,不重要的事儿干一堆。
做任何事情,都要问自己“我在干啥”,“我为什么做这件事”,毫无意义的事儿不做。
四,做事要有计划
计划非常的重要,做事情要先规划好,不要上来就干!也不能瞎干!
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做计划的要素!
学习和工作要分开,计划和施工要分开!做事才高效!
关键词
要事第一
时间管理
提高效率
创造价值
做计划
引言:回顾前两个好习惯
大家好,我们接着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这本书,其实讲这本书我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是拿着别人的书讲自己的东西。不过可以暂且算作我借着他的书,来发表一些自己的论点和感想,当然我也会尽量谦卑一点,别说的太狂!但实际上,我真觉得我讲的比他写的清楚。我有一个特点,不管是什么东西到了我这里,都会变简单。
我喜欢简单,大家也可以一起聊一聊关于简单的看法。咱们当中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有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我可告诉大家,把东西弄简单不是个简单的事,把东西弄复杂却很容易。今天我们学习《高效能人士七个好习惯》这本书,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自己是不是没事干了才读?为什么要听我在这里讲课?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习惯成就命运。
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叫做六百户,因为那里有六百户人家。村里什么坏孩子都有,当然也有好孩子。我是属于好孩子那列的,但是坏孩子那列很吓人。我们那个年代,穿喇叭裤的都不像好人,那些坏孩子都穿喇叭裤,但是现在穿喇叭裤还挺时髦。然后他们三五成群的站在大街上,我看到这些人都是绕着走的。我如果不绕着走,从他们中间穿过去,万一往我身上丢石头怎么办?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后来有坐牢的,有死在牢里的,有被刀子捅死的,还有拿刀子捅死别人的。所以,什么习惯就成就什么命运。
人一辈子有一个要命的事,就是无知最要命。古往今来,先秦后汉,这些历史我都喜欢读。因为历史可以看出列国的兴衰,还有一个特别好的节目叫《大国崛起》,我也喜欢看。如果整天在大马路上瞎逛,能逛出个什么来呢?所以无知很要命,把时间都浪费在逛街上了。我也不知道他们在那逛什么,能逛出什么来。后来我理解了,只能逛出个稀屎来。每天吃完了拉,拉完了吃,成了一个造粪机。一个人脑袋里头如果没有知识,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养成一个没有知识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和做猫一样。
人一辈子是人生,可不是狗生。但是有些人会自嘲自己一辈子活得像个狗,听起来很不像话。还有人说自己一辈子活得像只猫,但是猫有猫生,狗有狗生,人有人生,所以习惯太重要了。我们前面两章讲了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所以人活着要有目标,人没有目标只能凑合着活着。所以我们要讲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是以终为始。但是第三章怎么就成了第一个好习惯了呢?因为前两章讲的是概论,第一个好习惯是在第三章,叫做积极主动。
大家还能记得什么叫积极主动,什么叫被动吗?记不住没关系,再听一遍。如果你从小就接触这些,把积极主动整明白,把以终为始整明白,把第五章要事第一整明白,你一定会成为人精。咱们琢磨一下,被动这事相当普遍。如果我主动发脾气,算是主动还是被动?我被那个人气得快发狂了,你说我是主动还是被动呢?答案是被动。
所以,积极主动是我们经过头脑的思考,我们决定应该怎么做,那是积极主动。如果我整天被动,别人动我,我就生气;别人讲笑话我就开心;别人讲悲伤的故事我就会难过;别人一惹我生气我就暴跳如雷的话,我会很难受,也很被动。所以就讲到情绪管理,讲到以终为始。
我们中国人讲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我们也不能去论断。其实是未知死,焉知生!如果不知道死是众人的结局,就会把活着这件事看的很重,所以在终点的时候来判断这个东西,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人家惹咱生气,咱就生气吗?人家故意惹咱生气我也可以不生气,因为我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人家不是故意惹咱生气咱就生气了,那就成了气包子了,所以被动很要命。咱们这次要讲的题目叫:要事第一,我希望我讲的时候大家都提前预习一下。挤也要挤出时间来读,把拉屎和吃饭的时候都省下来,我也得读一下这本书。或者在网上下载一个PDF版本的读,因为很多都免费。
``要事第一”这个内容,一听就感觉很好。我觉得人一生如同下棋,我也很喜欢看人下围棋。有一天我的手机里推出一条关于围棋的信息,然后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人家讲解得很好。讲了一个人和阿尔法狗下围棋,阿尔法狗下得好,招招够狠。
一个九段的选手和阿尔法狗下棋,下到一半的时候,阿尔法狗就占了四个角了,这时候的棋没法下了。为什么讲下棋了,是不是跑题了?没跑题!我很清楚!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两个人下棋,一人赢了,一个人输了,下棋的时候一人走一步,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
不管是象棋,围棋,还是其他棋,为什么一个赢了,一个输了?有的人说是走的顺序不一样,就是这么一回事!俩人下棋的时候,你走一步,我走一步,我走的都是重要的,你走的都是不重要的,那我肯定会赢。两个军队打仗,一个赢了一个输了,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人老是走最重要那一步,而另外一个人老走不重要的那一步,所以这就是要事第一。轮到你走棋了,你只能走一个子,不能一下走十个子,走十个子是耍赖。
如果你下中国象棋,上来就拱小卒的话,你根本赢不了。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老家是云南的,他们管小卒是叫小翠。我们下象棋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告诉我们拱小翠,结果把我们大家笑死了。你老拱小翠,你就成了小翠了,最后哪能赢呢!出车、出马、出炮,才是最重要的棋子。
人永远都要记住,每一天都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如果每一天都被不重要的事充满了,把重要的事挤没了。突然有一天你回头一望,发现自己后面没有人了,自己在最后面。你老拱小翠,你不在后面谁在后面呢?你这一辈子拱小翠的话,你就做了一件最不重要的事。
提升效率,创造价值
所以人一生每天二十四小时下来,你干了多少重要的事,干了多少不重要的事。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剩下来的时间不多。因为你需要活着,要赚钱养家糊口。怎么办呢,只能继续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事你没做,只能每天为了养家糊口而忙碌。我讲的这个例子不是书上写的,但是你会发现我讲的跟作者的概念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每天的时间都做什么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读书的,读文件和读文档的速度是要命的,那我怎么办呢?如果我读不完,怎么办呢?我升职升的虽然有点快,但是当初我也是工作不会干,文档一摞一摞的堆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最后只能拼命看,但是我还是看不完。大家能给我出个主意吗?有的人建议我看重要的,其他的分配下去。但是那都是我自己的工作,我能分配给谁呢?
还有人建议我抓重点,排顺序,但是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看文档的速度提高一倍,十个小时的活,五个小时做完了,我还会忙吗?我就不会忙了。所以我每天都拿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提高我的阅读速度,所以阅读速度很重要。阅读速度上不去,就干不了这份工作。人家愿意给那钱,你干不了,这不是很闹心吗?所以我无论干什么事,我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如果我在那磨叽,工作只会越来越多,效率也没有提升,我不忙谁忙呢?
过去这么多年来,我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两点以后睡觉,是因为人家给我的工资高,我在拼命加班做吗?不是的,而是人家给我那些活我干不完,我就玩命的提升我的学习,所以学习很重要。只要我在那个工作岗位上,我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我需要学习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学习,我很快就翻转了。刚上那个岗位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干,活都是新活。但是新活新问题,也架不住我天天琢磨、天天学习,因为学习可以使我胜任这份工作。而且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的生活绝对翻转。只要我能坚持半年,半年以后我一定晚上六点到七点下班。
工作都做完了,我也没有其他事情了,但是多余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上街摆摊?看人家下棋?看人家拱小翠?回家睡大觉?看电影?看电视剧?都不是。我可知道,有相当多的人是电视剧迷,一集一集的看,一下子能看二十多集。如果你非常爱看电视剧,你满脑子都是电视剧了,但是电视剧根本不能当饭吃。
几十年下来我从来不看电影,也不看电视剧,你能够想象吗?你可能会笑话我,我不但不看电视剧,我也不打电脑游戏,因为我觉得那些整完了挺累。如果我去电影院看电影,里面都是黑乎乎的,看完以后头晕眼花。你可能会觉得我不会享受生活,但是比我活得好的人真不多。为什么?因为我做完了以后,享受我所做的事。
我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什么人活得最好?一个常常喜乐的人活得最好。我经常服侍那些常常纠结的人,一会纠结,一会不纠结,反反复复,这样的人非常多。如果你是我的话,看着就闹心。人得喜乐,人得研究怎么活着,这事我绝对可以跟大家分享。我无论做什么,我都享受。上学的时候我享受上学,做工的时候我享受做工。
如果我上学的时候,不享受上学,一想到上学脑袋就大,一打游戏眼睛也亮了,人也精神了。这样的状态是什么人生呀?我想这样的人活得很纠结,上班会更纠结。但是我不纠结,我很享受上班,工作当中也充满了挑战,结果不到一年肯定翻转。
我经历翻转时间最长的一件事,就是建立教会。因为一开始不会建造教会,相当的闹心,后来我翻转了这件事。就像服侍人,有多少人像我这样服侍?没有。他们都当做苦差,但是我把服侍当做恩典,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也许你想知道我的逻辑体系,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的逻辑体系,大家可以在你的身上试一试。
如果你创造了一个价值,比如:你是个销售员,你拿到了一单又一单,你会怎么样?你一定会很开心。如果你一直没有开单,大家开销售会的时候,你会排在最后面,恨不得挖一个洞钻下去。因为老板会问你为什么没有开单,让你跟其他人学习一下。这时你一定纠结难受,那种感觉就像吃了一个屎克郎,非常难受。每次开会都像吃了一个屎壳郎,可能连屎克郎的粪球都一起吃了。
什么人最享受呢?当人有创造价值的时候,这个人是享受的。如果人看了一场电影回来,唱了一场卡拉OK回来,吃了一桌酒席回来,出去闲逛了回来等等,做完之后,人是很难享受的,因为他没有创造价值。所以人能够创造价值,然后人又享受价值,你就会从中得着喜乐。人一生如果反反复复纠结,那叫纠结生。人家都做学霸,你做纠结霸。那也是一方霸主,是纠结国度里的霸主。
怎么才能做得到这七个好习惯呢?这七个好习惯我们已经讲了两个好习惯了,积极主动,不是积极主动整天在那里玩游戏,也不是积极主动整天在那里扯淡,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价值。只要那个地方有你,那个地方就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有秩序,也越来越好。第二个好习惯是以终为始,把目标设好,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前进,走着走着就走到上面了。我还告诉大家第二个基本原则,在人的上面做人享受,在人的下面做人比较难受。
我告诉大家几个例子,一个大学生刚刚毕业,二十几岁,出去找工作,人家能够容忍你。因为大学刚毕业,很多事不明白,没有工作经验也没关系。可是到了三十岁,做的工作跟刚毕业的大学生做的一样,一问三不知,满脑子都是混乱,谁看你都烦。人家也许还在纳闷,大学毕业你都干了什么,中学毕业你都干了什么。
有些人一转眼就三十了,结果还养不了自己,还靠着家里养着,这不纠结都难受。这日子要怎么过呢?我是不知道怎么过。有些人一转眼二十七八了,再一转眼三十了,再一转眼四十了,然后看看自己再看看这世界,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怎么回事呢?可这都是自己下的棋,自己走的路。
大家一定要建立好习惯,人一生很奇特的,你不能四十岁的时候还做大学生做的活,人家不要你。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出去找工作,人家不要。如果你四十多岁了,你是个人才,你可以找一个总裁当当,不管怎样当个什么总的也好。一天二十四小时,该怎么样去花这个时间。四十多岁的人,最差也要做个总监。人家赚二千,你赚两万。有的人年薪三百万,有的人年薪七百万,有的人年薪一百五十万。
人家也是到点下班,该干什么也是干什么,也没耽误吃喝拉撒睡。有的人赚两三千元的工资,干得却特别纠结闹心。这跟什么有关,跟要事第一有关。最重要的事不干,不重要的事干了一大堆。所以我为什么带着大家读这本书,是希望大家一辈子喜乐和开心。当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是一场恶战,打完了一场恶战得胜之后,然后掳掠仇敌,可以站在战场上收获战利品的时候,那种喜乐可以持续很久很久。
所以做人要做一个得胜的人,一点一点的进步,不要怕,总比不进步强。今天我们就在所做的事情上重新排序,就是什么东西重要。我刚才跟大家讲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学习最重要。人一辈子拿多少时间用来学习,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可是海量。为什么?因为不学习效率就不能提升,活就干不完,活干不完人就难受。难受就更加难受,永远也干不完。只有一件事能够解决我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
做事要有优先级
要使人进步,让大家往前走,但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没关系,因为不管怎么样你都在往前走,而且人一生的东西都是指数型增长的。今天我们要把要事排在第一,很多人都是没有管理好时间,那我们开始学习管理时间。
这本书开头讲:重要之事决不能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这是德国诗人歌德写的。所以我们从一个习惯来讲的话,有效的管理先决条件,他阐述了``独立意志”,这种词我有点受不了,不知道他要讲什么是一个学术名词,主要告诉你,要有能够独立做决定的习惯。
在本章第八段中讲到格雷写的 《成功的普遍共性》,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成功人士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他发现成功的决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不凡的运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这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都比不上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习惯三的``要事第一”。
格雷说:成功者能为失败者所不能为,纵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为了理想与目标,仍可以凭毅力克服心理障碍。他讲的意思是,找到了一个高效能成功人士身上的共性,每次都把要事放在第一。最重要的事和琐碎的事扯在一起,时间怎么管就是学问,那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学问。
东西的顺序很重要。有一次我去上课,老师拿了一个广口的饼干桶,里面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石头,还有一些玻璃球,还有一些水和沙子。他就先把水先倒进去,然后把沙子放进去,接着再放玻璃球,最后再放那个大石块,完全放不进去。我们还以为这些东西就是放不进去。
后来那个老师把这些东西都倒出来,先把这个大的石块,然后再把玻璃球放进去摇一摇,接着再把沙子倒进去摇摇摇,最后把水倒进去,发现全部都放进去还没放满。我上完了课以后,老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觉得很神奇,原来放东西顺序不能弄错。如果顺序弄错了会发生什么事?好些东西放不进去了。
我给大家举个非常非常明显的事,最近我在训练我的同工如何编写软件,编写软件的训练强度还是挺大的,因为岁数也挺大的了,都退休了,也挺辛苦,但是依旧天天学习编写软件。三个月下来,程序也编了,然后什么事也没扰误,你不觉得很神奇吗?他怎么什么事都没耽误呢?你会觉得非常的诧异。
我们当中有许多在国外读书的,读完了书就想要得着更高级一点的学位。那个时候他们不但要上班,业余时间还要去读书。读书之后还要来教会服侍,服侍的力度还挺大的。后来发现很神奇,学位也拿了,服侍也服侍了,工作也做了,钱也赚了,人也挺好的,什么也没耽误。
后来这些人就不再读学位了,因为学位已经拿到,但是做的还是这些事。这就奇怪了,以前读学位也是那些事,现在不读了也是那些事,主要是时间没塞进去。后来我逐渐了解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就是人这一生可以塞进去很多东西。你如果把重要的事干了,把重要的事情塞进去,结果会怎么样?结果什么事也不会耽误。
我们做基督徒的是相当的明显,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礼拜天要参加主日,平时有小组查经,还有服侍以及带领祷告。然后你会发现一个非常神奇的事,就是什么事情也没有耽误。你不觉得神奇吗?我是觉得很神奇。后来我就养成一个习惯,尽量把时间塞得满满的,重要的事全都安排上。
所以说,越成长做事就越快,做事越快就越成长。这一辈子创造的价值,是超出我所想象的。训练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最后什么事都没有耽误。我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要事第一。我讲的观念是,时间管理很重要。管理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很重要。
我们老百姓一般认为,事情先做后做都一样。至于是先刷盘子后刷碗,还是先刷碗后刷盘子都是一样的,因为最终都要把碗刷完。但是真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我做家务快呢?因为我是个知识分子,所以我做事用足了脑子。不像一些人,做事不动脑子。
比如:我家的洗碗池的台面很小,水盆也很小,有一大摞的碗需要刷,我怎么办呢?我会刷一个碗,然后冲干净,放回原位。然后再刷一个碗,冲干净放回原位,这就是我的做法。如果我家洗碗池的台面很大,水盆也很大,我就会换一种方法刷碗。我会先准备好肥皂水,洗完的碗放在台面上,最后再一起冲洗,所以干活的顺序是千变万化。
我所做的事,如果是常常做的事情,会有很多版本。今天用版本一,过了一段时间会跟改为版本二,因为方法变了,效率增加一倍。再过一段时间,我会改为版本三,或者再过段时间,我又升级了,因为我不会一直停留在2G的诺基亚的时代。所以我干活快,一般人比不上我,因为我总是改变做事的方法,提升自己。我天天学习,天天琢磨,最后效率增加以后,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什么也都没有耽误。
做事要制定计划
所以在这个地方,大家不要被琐事牵着鼻子走,把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听了以后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民航公司,如果我们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做好,那么飞机飞上去就会掉下来。如果飞机掉下来了,会产生很多的工作,理赔等等一大堆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工作当中该做的做好,飞机可以正常的飞行降落,不出事,这样会省了很多的麻烦。我还要告诉大家,这类的状况相当的普遍。比如:我们干活干错了,然后开始修改,但是修改的时候需要拆了重装。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一件事成了很多件事。不但时间浪费了,有可能还没有装对。
为什么不把事情提前计划好,规划好,动点脑筋,一次做对不是很好吗?有些事不能乱来,比如:建大楼,一直催促快点建,结果建到十层的时候,楼塌了,这时候怎么办呢?楼塌了,垃圾需要清理,原材料也浪费了,还得重新建造。如果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岂不是很好。
所以,计划非常的重要。很多人写计划的不会写,不会规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作者讲的是第四代时间管理,虽然我讲的跟作者要表达的不太一样。但是没有关系,你可以再读一下,然后做下对比。我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如果不能一次做对,你会耗费很多的时间。
计划很多人不会做,计划就是要事第一。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要做,这就是计划。为什么做,就是目标,目标要清楚。这都是人一生当中,做计划的基本要素。回答不了,就别瞎做。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瞎做,做完了白做,没用。
所以计划此时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我要做的事情是否清楚。学习和工作要分开,有的人提倡在工作当中学习,但是我鼓励大家,学习和工作要分开。为什么?比如:你不会建造楼房,那就不要去建,因为建完了再塌了就麻烦了,如果死几个人就更麻烦。学习如何,计划和施工要分开,不要一边计划一边施工,那不可能做的好的。
学习和工作要分开,计划和实施要分开,这几件事要是琢磨透了,能够落实出来,就厉害了。如何分开呢?比如:我要写一个程序,如果直接写,写到哪里算哪里,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写的代码没有人读得懂,还引起了投诉。投诉之后还是找不到问题所在。
后来公司又请了一个新的程序员。结果新程序员建议老板重新做,但是重新做也没有计划,直接开始写代码。最后也是发现写不下去了,结果顾客又投诉,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自己提辞职了。后来又来了一个新的程序员,还是建议老板重做。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因为没有计划,计划不够清楚就开始施工。如果你问我,我该怎么做呢?我会先把事情想明白,计划和施工方案写清楚,这个东西这样写,那个东西那样写。然后反复的推敲我的计划,当然我是有经验的。过了一个礼拜,项目完成了。
很多人是没有计划就瞎干,干着干着就干不下去了。假如你在战场上打仗,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你根本来不及应对,所以要在战前策划。《孙子兵法》当中叫做妙算,就是在屋子里运筹帷幄,计划好。到了战场上,有枪没子弹,很闹心。后勤供应不上,没有计划,没有规划,乱成一锅粥。
计划和施工要分开,如果盖楼没有图纸,你怎么盖呢?有的人说自己经常计划,但是从来不做,这也算分开,但却是彻底的分开了。学习和工作要分开,因为你在工作当中看见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使劲做不但累得屁滚尿流,时间也都浪费了。我一看这事不会,先把事情整理清楚,哪些会做,哪些不会做,不会做的回家学习,不用着急。
当你学会了去做的时候,尚且还会有问题,不会的时候去做问题会更多。所以我们都在学习当中成长,会的不难,难的不会。所以说,常常学习很重要,首先要学习如何活着。人一辈子把这些事重新梳理,规划,然后再去做,不断的完成这样的循环。有很多人写计划写的都是很表面的计划,但是没有用。
如果你在工作岗位上是个新进的经理,下面还有二十多个员工,你又不会管理人和事,怎么办呢?先学习如何管理人和事,不要瞎管。如果你瞎管一通,员工看不上你,你也看不上员工,最终工作根本无法完成。所以我们要先学习,然后再去小规模的尝试,反反复复,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
大家不要僵化,把时间多花在怎么做。首先问自己做什么,毫无意义的事情不要做。第二,事情会不会做,如果不会做,先学习,不要着急,因为一着急就麻烦了。然后在学习当中小规模尝试,成功以后大规模的去实施,实施之前有个施工计划。
我的施工计划详细到在我的头脑里,或者是在我的施工方案里,每一颗钉子的具体实施的步骤,我都可以讲的清清楚楚。如果你建造神的殿,建造神的教会,必须学习如何建造,照着神的心意去落实。我鼓励大家,做一个学习,不断成长的人。你在学习当中,在成长当中,你不能不喜乐,你一定会喜乐的。希望我讲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的益处,愿神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