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学习系列
- 【课程】- 如何学习(1)- 《学习的两个好习惯: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
- 【课程】- 如何学习(10)- 《双赢思维》
- 【课程】- 如何学习(11)- 《重新塑造自己的逻辑体系》
- 【课程】- 如何学习(12)- 《管理思想》
- 【课程】- 如何学习(13)- 《成长是渐进的》
- 【课程】- 如何学习(14)- 《由内而外的改变》
- 【课程】- 如何学习(2)- 《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
- 【课程】- 如何学习(3)- 《人的成长就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
- 【课程】- 如何学习(4)- 《靠着信心对付被动》
- 【课程】- 如何学习(5)- 《目标的实现从构思开始》
- 【课程】- 如何学习(6)- 《做事要有计划,要有优先级》
- 【课程】- 如何学习(7)- 《学习做事中的两个坏习惯》
- 【课程】- 如何学习(8)- 《读书方法》
- 【课程】- 如何学习(9)-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本质》
- 【课程】106课程 - 《如何学习》
笔记范本,仅供参考
一,引言
后三个好习惯与人际关系紧密相关,因为真正的成功是公众领域的成功。
这个世界永远不亏待得胜的人,无论是集体的得胜还是个人的得胜,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人际关系的定义与本质
公共关系不叫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你认识我,我认识你,双方互信互赖。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诚实和信任。经营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互相依赖、相互帮助,彼此造就。
三,利他主义是经营人际关系的关键
利他主义是经营人际关系的关键,利他就是有道,学会奉献,多给出去,这样就是增加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
自私是没有人际关系的,营造关系最重要的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造就别人。
无条件的爱是经营人际关系的重点,有条件的爱不是一个健康的关系。
四,投资人际关系的方式
人际关系中,说话很重要,多说造就人的话,不造就人的话不说。
做事大气,不拘小节,人际关系遇到挑战的时候,多为对方着想。
做人客观,别主观臆断,自己没整对的要勇于承认,勇于自谦,别自大。
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是一个契机,问题暴露是好事,抓住这个契机就能改善问题。
管好自己,定位好自己,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好好干,不要越界。
关键词
人际关系
利他主义
不求自己的益处
自我定位
情感账户
引言
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我倾向于把这本书叫做《七个好习惯》,因为不管是否高效能,好习惯就是好习惯,坏习惯就是坏习惯。过去我一共讲了八讲,其中两讲的内容是答疑。这世上有好多习惯,但是不管有多少习惯,可以分为两类:好习惯和坏习惯。其实学习这一系列的好习惯,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你在我们当中的话,可能会感慨自己怎么没有早点参加这样的课程。一些习惯真的是越年轻、越早知道越好,可惜咱们已经是一把年纪。不过,现在知道也不晚,只要开始学,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有一些人无知,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益,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害。我们前面讲的是个人的得胜,学了前面的三讲加上两次的答疑,再加上前面整体的介绍,我觉得人不成长都难。以前让你生气的人,现在气不着你了;以前你会突然抓狂,现在不抓狂了;以前总是搞不清楚状况,每天做事晕晕乎乎,手忙脚乱的,现在做事情很清晰,层次分明,主次有序了;以前没目标没方向没重点,现在有目标有方向有重点;以前没策略没方法,现在有策略有方法。所以,忙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运用知识,把忙变成不忙才是关键。
我还要把秘诀告诉大家:好习惯一旦建立起来以后,钱是最小的问题,因为这个世界绝对不会亏待得胜的人。所以,如果一个人不得胜,那吃亏吃大了。历史上的《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和《马关条约》都是代表着屈辱的历史,因为打不过人家就得挨欺负。但是这个世界永远不会亏待得胜的人,因此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得胜。
个人的得胜或者是集体的得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得胜了,你说钱还是个问题吗?有的人爱钱,钱不爱他,因为他不得胜,还有的人不爱钱,但钱就是跟着他跑,这上哪儿说理去?你仔细观察一下,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人的一生总结下来是血泪史,充满着血、泪和屈辱,那说明这人不得胜;一个得胜的人,一生会活得自由,有的是美酒和咖啡。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本质
这次所学习的是《七个好习惯》的第六章,这一章实际上是后面几个好习惯的总结。后面这三个好习惯与人际关系紧密相关。我想告诉大家,其实人际关系很重要,因为它很值钱。大家都有一起读书的同学,或者一起做农民在田里耕地的同工,或者一起在夜里关灯之后瞎扯的室友。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年纪,大家都是在大学里,人家背个书包他也背个书包,人家上学他也上学,人家做作业他也做作业,人家考试他也考试,甚至有时候考得还不如你。这些人有的也许现在看着不起眼,被好多人都看不起,但是少年人不可欺,你不知道他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没准将来就成了一个大人物。
比如:当时跟你同一宿舍的人是马云,或者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里面会喊“芝麻开门”的那个人,你根本不知道他后来会这么厉害,而等他成了一个什么人物以后,如果能想到跟自己一个大学宿舍里的你,然后正好有个肥缺苦于没有人才,就给你打电话让你来上班,你不就捡了一个便宜吗?
可问题的关键是人家凭什么找你呢?那得是因为在大学里面,你俩的关系还不错,他也愿意相信你。如果在大学期间,你整天偷鸡摸狗,一开口就是屌丝的话,那即使人家将来成立了一个阿里巴巴,他见了你肯定想躲着走,就是你打电话给他,人家肯定会跟你说最近很忙,没时间理你。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习开始写一本自己的履历,因为人际关系真的很重要。我觉得我们当中有一些弟兄姐妹真的需要改变自己,因为他们不知道人际关系值钱,也不会经营人际关系,非得把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那么妥当。很多姐妹都属于高冷,冷艳型,因为年轻,再加上长得又漂亮。但是你高冷之后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人家有必要联系你吗?没必要。说起你来,大家的印象都是牛哄哄的,见人也没什么礼貌,对人爱理不理的。这样的人想搞好人际关系?在我看来就算了吧。
不管你岁数多大,都需要知道人际关系永远是最值钱的。我鼓大家,从现在就开始好好地经营人际关系。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你是个老好人,人际关系就好,事情不是这样的。比如:人家要找一个质量管理员,或者质量管理部门的总监,老板提议让你来管理。这时候你身边的人肯定都不会同意,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是你来管理的话,只会做老好人。所以做老好人对人际关系没有任何用处,你得有自己的性格。经营人际关系那是很重要的,但是经营完了以后,那个关系值不值钱是另一回事。有的人关系挺好,但是关系不值钱,因为性格软趴趴、软绵绵的。
咱们学习读书,必须要懂得写书人的套路,到了第六章,Stephen Covey就看到书只有二百多页,怕不好卖钱,然后就开始加料,加到了四百多页。我说的是这个意思是,这书的第六章只是把后面几章做了一个概述。大家要知道写书人在每一部分想要说的是什么,比如:我已经讲了十几分钟了,但是我在讲什么呢?我在讲的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Stephen Covey写的第六章,概括了人际关系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说白了这章就是把后面那三个好习惯总结了一下。
利他主义是经营人际关系的关键
作者讲的概念,比如:情感账户存储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和信用,其实这些讲的都挺好,没有信任就谈不上友谊,没有诚实也谈不上信任。但是我要给他加上一句话:自私是没有人际关系的,是谈不上人际关系。最近网红在抖音软件上做得很火,客户量从一亿做到两亿,两亿做到四亿,四亿做到八亿甚至更多。有个人在抖音上面教人怎么做网红带货,这人就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就是自私的反面,是谋求别人的利益,谋求别人的好处。
自私的人想要做能带货的网红都是很难的,所以人际关系建立的建立需要诚实和信任。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别人跟你相处整天要提防着你,生怕一不小心就要被你骗,这样的关系还能继续下去吗?没办法继续下去。所以说仅仅凭着个人的独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仅仅有前面三个好习惯是不够的,一个真正圆满的人生需要追求公共领域的成功。这里说的公众领域,不一定是大范围的公众,可以是小的公众,比如:三五个人,三五十人,或者你周围朋友对你的看法。如果他们对你的看法比较负面,你就需要调整自己。
本章开篇就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来Stephen Covey这里上课,刚上课就在那边愁眉苦脸,他好像是不喜欢参加这种研讨会,因为他老婆晚上会打电话盘问他,他不知道怎么回应,正在为这事发愁。这人的老婆也挺有意思, 她老公每次出差,或者参研讨会,在哪里吃的早餐,旁边还有谁,都要打电话确认,包括下午都做了什么,晚上跟谁在一起都谈论了什么。她问的这些问题,跟审问犯人一样,很招人烦。
那么为什么他老婆这样盘问他呢?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当初他跟这个女人结婚就是在研讨会认识的,当时他也是有夫之妇,选择跟前任离了婚才娶了现在这个。在他现任老婆这里,这人能让人放心吗?放心不了,这就是没有信任!所以说信任很重要,一读就知道作者在讲信任。
如果再往下翻,他还讲了很多情感账户,情感账户就是你在人心目中的印象是什么。你在什么关系就得说什么话,你在哪个层次就得在哪个层次经营。如果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你却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不信任我呀?这奇怪了,人家凭什么信任你?然后有的人就会说,我和你只是萍水相逢,我信任你做什么。也就是说,在人家的心里,你还没有营造让人值得信任的东西,这就是你需要经营的情感账户。
其实经营人际关系不是经营别的,是经营一个信任的关系。为什么我所带的团队是铁一样的团队,因为我所带的这些人有一个特点,他们都信任我。他们都知道,第一,我不害他们;第二,我绝对是为了他们的益处;第三,他们觉得我也绝对会给他们带来益处。有了这层信任,我们的关系能不铁吗?他们都是我的铁杆粉丝,做我的铁杆粉丝多好啊!
大家慢慢仔细琢磨会发现我挺厉害的,竟然整了这么多铁杆粉丝。那么“老铁”关系的根基到底是什么?根基就是利他主义,就是我所做的都为了他们得好处。如果我所做的是让他们为我赚钱,那我们之间的关系会很脆弱。就像《孙子兵法》里讲的,好的将领带出来的兵可以与将领一起出生入死,好的领导一定能够带领他手下的人冲锋陷阵。《圣经》里有一个叫大卫的人,自己打仗很厉害,带人也很厉害,他都是自己冲在前面。所以,经营人际关系得有道,这利他就是有道,有道就是利他,所以咱们得养成利他的好习惯。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别人宿舍的人际关系很紧张,但是我的宿舍人际关系就非常融洽。北京的冬天很冷,得拎着暖水瓶去很远的地方去打开水。那个宿舍里的人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个人把他的暖水瓶上锁了。为什么上锁呢?因为这个人自私到离谱的地步,不愿意别人用他的热水。像这种人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但是像我的宿舍,还有其他宿舍的一些人,出去打开水会提四个水壶去,然后也提四个水壶回来。到了五六十岁之后你会发现,提了四个壶去打水的人,有四个壶的福气,提了俩壶打水的人有俩壶的福气,提了一个壶打水的人,什么福气也没有。暖水瓶表现出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那东西叫做自私。
咱们当中自私的人有多少?其实自私不是因为你不舍得花钱,而是在人际关系上你不懂得经营。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户,里面写着人家对你的印象,这个账户就是你的情感账户,如果你的账户里头存的全是自私,那这账户就是个负数。如果你的账户里头存的都是好的评价,那你就是一个会经营人际关系的人。咱们必须得学会做人,你不能犟着说:我就这样!那你,是会吃亏的,吃亏这事我能让你干吗?所以我再次跟大家讲,你得有格局,不能老是自私小气,你得经营你的人际关系,不能再这样下去。
有的人说:那我可以不自私、不小气,但是很屌丝吗?我告诉你,如果大家都知道你是一枚纯种的屌丝,那么你也没有办法经营好人际关系。所以,一定要做一个很自律的人,做事很靠谱,做事很自律,慢慢调整自己的习惯。你学会调整的办法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各个方面都在调整,你就会一步一步往上攀登,越来越会做人。这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
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有的人说我:这家伙挺能忽悠的,也挺能说的,他说的挺好听的,我也挺爱听的。但是谁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呢?我告诉你:我这个人还挺耐处的,不管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还是私下里的交往。你越认识我,就会越信任我,我不忽悠人。因为我不论在台上还是在台下,都是一个样。我虽然言语粗俗,其貌不扬,但是我的道绝对不粗俗。在教大家做人方面,我虽然不是那么有资格,可能多少还是有一点资格的。
讲到人际关系的本质: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信任,信任是从诚实而来的,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诚实可不是傻。假如你遇见一个人,他皮肤挺黑,然后他旁边还落下来一只乌鸦,你就很诚实地讲:你看这乌鸦又黑、又脏、又丑陋,看着真是难受,结果你说的话被旁边挺黑的那人听见了,他就会不高兴,即使是你也没做什么。还有人说:这门又胖、又矮、真难看,如果你旁边有一个又矮、又胖的人听见了,就会很受伤。俗语讲:矬子面前不说矮话。你得学会经营关系,学会感同身受,别什么都说。那乌鸦落在那里关你什么事,非得说几句不可吗?
大家要敏锐一点,不造就人的话别说。如果是为了造就人而产生了矛盾,那是没有关系的。有一句话:不打不成交。如果你是为了让他得好处才跟他产生了冲突,这样做是好的。我是冲突管理专家,我可以一个人又扮红脸又扮白脸,创造一个冲突,又解决一个冲突,然后还增进了一个关系,这就叫做经营。最通俗的讲:打一巴掌给一个糖枣。听起来很土,但没有冲突就没有转化,要想别人得造就是很难的,人身上的那些恶习根深蒂固,不修理一顿,那能好吗?
有一个小孩挺淘气的,她妈妈把他带到我这里之后,我就收拾了他一下。结果收拾完了,前一段时间过教师节,他给我画了一个大卡片,拍了一张照,让她妈妈发给我。我跟那小孩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这是因为我会经营。上次我请他吃饭,他就要买棒棒糖。我告诉他我们当中有位姐妹叫棒棒糖,他就记牢了。临走的时候,我说:我给你买一箱棒棒糖。结果这小孩说:老师,我要的棒棒糖是要能吃的。这我明白,不能吃的我给你干啥?他还以为我要把棒棒糖姐妹送给他。大家会发现,我是把这小孩给收拾了,但是收拾完了以后,我们的关系反而更好了。
投资人际关系的方式
在这本书中,把“经营人际关系”叫做“投资情感账户”,还列出了七种主要的投资方式。书上讲的理解他人这些,我觉得比较粗,不如我讲得好。我认为第一种投资方式是:如果为了人家的益处,没有什么东西避讳不讲的,要多求人家的益处。比如:我收拾完这个小孩,他不难受了,心里舒服了。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造就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比理解他人更好。如果说我挺理解他人,有什么用呢?理解完了,他开始蹦呀,跳呀,吵呀,闹呀,这就麻烦了。我理解他,他不理解我,或者说我理解他,他不理解自己。
作者接着讲: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勇于致歉、正直诚实、无条件的爱。我读完了以后,怎么觉得版本有点低呢?当然如果大家真的能做到这几项也挺好。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投资在自己的逻辑体系里面,建立关系就建立造就人的关系。这就要求你自己首先得是一个得胜的人。如果你整天想把你爸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你爸会不知道吗?你爸是知道的。你爸心里还想着:这臭小子!把你养这么大,花了我这么多钱,现在连我的房子也不放过,他想着想着就心里难受。这父子俩的关系怎么会好呢?所以,你一定要先养成一个给出去的好习惯。
前几天就有一个姐妹就跟我讲,她大伯把房子都过户给她堂姐了,但她爸的房子还没过户给她,她心里头就在想这事。我告诉她:你告诉你老爸,我活着没什么问题,我靠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将来你老了我养你。如果她这样跟她爸爸说,他们的关系肯定好,这就是给出去。如果你理解了人家的感受,但还是想要人家的房子,那你的理解没有任何用。如果你自己不得胜,整天啃老,那关系根本好不了。所以,想要在公众领域成功,想要有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大家无论如何要先养成前面那三个好习惯,这样至少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再养活几个人也没有问题。
本书讲到的第二个投资方式是注意小节。我不知道注意小节到底好不好,但我觉得注意大节比较好。注意大节是做事要大气,做人要仗义。如果你注意小节的话,那么跟挑剔的人在一起,你就很容易受伤。所以跟挑剔的人相处,我不是很认同注意小节,我觉得大气一点,就像《水浒传》里面说的:仗义疏财,行侠仗义,这听起来就很给力。然后书里面还讲到:信守承诺,明确期望,勇于致歉,还有正直诚实,这些大家都可以好好读一读。
我还想给大家一个做人的建议:对待问题要客观,这还是比较重要的。当你做事没整对,如果你会做人的话,就会很抱歉地跟人说事情没有做好。但如果不懂得客观,非说这匹鹿是一匹马,那你下次怎么跟人家交往呢?大家都知道了成语讲的:指鹿为马,说的就是你,你会把自己的形像给毁了。人家就会说:这小子没出息,什么东西都是喜欢瞎说。所以,我们没整明白的,我们自己先客观讲一下,明确事情自己没整对。勇于致歉是个好习惯,不丢人。
有的人爱面子爱到了离谱的地步,自己做错了也不承认,像这样的人,别人都会躲得远远的。当然如果跟我建立了牧养关系,那我肯定还是得坚持着牧养,可如果没有牧养关系的话,我肯定也会躲得远远的。跟他建立关系干什么呢?对于坚持认定三八等于二十三的人,要不是有牧养关系,我真不跟他扯。
对于这种人,就算是你拿计算器按出来的结果:三乘八等于二十四,去给他看,他也得来这么一句:计算器坏了。这种人就是很奇怪,跟他们不需要争,也不需要坚持,因为没有用。我会跟这种人说:是计算器坏了,我回去修计算器去,其实我是回去偷着笑去了。
另外,经营人际关系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叫做无条件的爱。写这本书的人他也读《圣经》,他读《圣经》读到了无条件的爱之后,他觉得这话也挺好的。什么东西一旦有了条件,那就不能建立关系。一旦有了条件,就不健康。大家可以去读无条件的爱,读完就知道作者要说什么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别的,一定是一对一的,就是我跟你,你跟我。比如:当年我们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以为自己跟毛主席有关系,但毛主席他不知道我,所以那种关系就不叫关系。什么叫做关系,就是你认识我,我认识你,这种关系叫做一对一的关系。千万别整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不叫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属于市场营销,或者企业运维的一个特质。公共关系跟个人关系不是一回事,人际关系讲的是一对一的关系。人和人相处,他们的关系一定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契机,所以不要逃避问题。
我就喜欢创造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把这问题变成一个契机。有人反侦察能力很强,他说:你这是不是给我挖了个坑呀?你背后到底要干啥呀?他们总觉着我是在用计,其实我哪儿有那么多的计。我不过是把你的问题逐渐地暴露出来,暴露出来以后,我们才能去解决。但如果你没有问题,我解决什么呀?有问题都是好的,问题的反面是契机。所以,有问题不要怕,咱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问题。
我小时候东北人就这么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至于是不是收买,咱们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技巧,咱们也不知道。但大家要知道,遇到问题之后,不要逃避问题,要把问题一点一点地给解决掉。人身上有坏习惯,一定会有问题反映出来,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样建立的关系才是一个健康的关系。当然你在这个社会上混,不一定要解决别人的问题,你可以先解决你能解决的问题。
我想,出现了问题都是好的。比如:你的顾客出现了一个问题,你解决了这个顾客的问题,就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透过这个经历,你会对顾客的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或许你可以开发出一个解决方案,然后成为一个商机。所以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这些,为什么要建立人际关系呢?因为人是相互依赖的。自给自足意思是我在山里挖一块地,然后种一些什么,自己种自己吃,也不缺乏,也不用跟人交换,过与世隔绝、世外桃源的生活。
可到了如今,这种状态越来越行不通了,因为如果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人就活不下去。所以现在都是产业链,每个人都是在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分工越来越细,然后你所做的东西没有办法不跟其他人发生关系。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一定会和其他人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我以前做过客服,我做得老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的客户们都特别喜欢我,因为我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其实在我心里,当客户把他们的问题给了我,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契机。有一次我的一个老客户专门打电话让我下去服侍他,解决他的问题,因为他觉得找别人不行。其实这时候的我已经升官了,开始负责一个团队了,但是顾客不知道。这时候如果我端个架子,告诉客户我升官了,这样能行吗?不太上道是不是?我就选择下去解决他的问题。你还别说,我还真有那两下子,我不但解决了他表面的问题,后面的问题我也给他解决了,因为我的技术水平还行。
结果有一次他看到我就说:不好意思,我都不知道你做了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了,我打电话叫你,你还真的来了。你看我们这个关系建立得多好。而且由于我喜欢经常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我被员工忽悠的概率比较小,想忽悠我是很难的。员工要是忽悠我,我有一个是一个都能抓住。
所以,当你跟顾客的关系好起来以后,就会产生相互依赖。而且因为这是我所负责的范畴,也是我主管的部门所负责的范畴,所以我下去做事是很正常的。公司给我薪水,请我做工,不是让我坐在那里指挥别人做事情的。如果我让别人做事,自己下棋,那就麻烦了。如果一个企业所聘请的员工都能在乎人和人之间关系,那对企业是很好的事情。当时我作为员工,也在不断地经营,不管是对上面、对下面、对左面、对右面,我的人际关系还是搞得不错的。
关系很重要,但如果有的关系没有什么价值,就是我也不能造就他,他也不能造就我的话,那就躲远点。没有必要建立那个关系,浪费时间。但如果这个关系是值得建立的,我一定会好好经营这段关系。比如:我上面有一个老板,那我跟我老板的关系一定要处好,如果我下边有下属,我跟下属的关系一定也要处好。当然,我所说的好,指的是很健康的那种好。建立一个健康的、能够彼此造就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是做上司的,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做一个上司;如果我们是做下属的,我们也应该知道如何做一个下属;我们做儿女,就得明白知道如何做儿女;我们做父母,就应该知道如何做父母,所有的这些全是关系问题。人和人的关系不是一方面,是两方面,你经常遇到热脸贴上凉屁股的情况,但这没关系,我经常把凉屁股给弄热乎了。人际关系很重要,如果你是个老师,就得像个老师;如果你是个学生,就得像个学生;如果我是做下属的,那么我肯定不会对上司做的事情指指点点,因为那不是我的责任。作为下属,我的责任是把他交给我的活干好。
比如:别人给我机会让我去上一堂课,那我就会好好地上课。虽然课的内容不是我研究出来的结果,甚至我觉得这课的内容有些问题,但我还是可以听好几个月的课。因为我会做学生,所以我不会反过来说,你这讲的不对,那讲的不对。因为那东西没有价值,不是我的责任。我的责任是来学习。搞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之后,我做上司的时候会做上司,我做下属的时候会做下属,我做学生的时候会做学生,做老师的时候会做老师。咱们当中有很多人需要调整,调整完了以后,你会变得非常有智慧。没有价值的事不做,有价值的事就好好经营。
如果我是一个会友,我不会冲到牧师办公室,告诉他应该如何做牧师。因为我不想讨人嫌,那东西败坏人际关系。另外,我没做那个职位,肯定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对于这种不知道的事情,我不会妄下结论。但如果这事是我负责的,我会好好去做。所以,人际关系全是与信任有关,建立人际关系、经营人际关系,关键一条是不要越位,要在你的职责范围内的好好地管。有几次,我的下属跟我说其他牧区的事工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做的不对,他跟我说之后,我会告诉他,这不关你的事。
你可能心想以后不提意见了,怪我打击了你的积极性。其实你最应该提的问题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对,自己哪里需要改进。前几天有人就跟我讲了一个事,也很有意思的,他说中国就是一个大的家,一个团队,大家都在干事。可到了某一个地区,一大堆人说话,只有一个人干事。假如一大堆人在说话,指挥别人应该怎么做事,却只有一个人在干活,那这事根本做不好。管好自己,不是你责任范围之内的事最好别管,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怎么管,即使领导真正放手让你去管,你也管不好。所以,对你有益处的忠告是,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要管。
反观那些总是越位的人,该管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老管,他们的人际关系根本好不了。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老说,这样的人容易让人讨厌。咱们逐渐地要学会做人,这第一步就是前三个好习惯,那是个人的得胜,后三个好习惯是一个团队的得胜,这些习惯都非常造就人。我想告诉大家,当你遇到一个挑战的时候,无论如何,先替别人着想,替对方着想。
如果你说人际关系太难搞了,那证明你太需要学习搞人际关系了。什么东西都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你不会,做什么都难,但其实人际关系是不难搞的。所以,人得学习,学习才是关键,学习替对方着想,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这叫利他主义。从现在这个世代开始,凡是自私的,这个市场会惩罚你。凡是利他的,这个市场会给你极丰厚的回报,人只想着自己就麻烦了。我们先分享到这里,弟兄姐妹再见,愿神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