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查经】加拉太书 2章 - 为了福音的真理仍存在我们中间!

2021-05-21 31,351 加拉太书 信心 律法 救恩 福音 行为 纯正

相关经文

加拉太书02章-保罗被其他的使徒接纳
  • 1 过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并带着提多同去。
  • 2 我是奉启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
  • 3 但与我同去的提多,虽是希腊人,也没有勉强他受割礼;
  • 4 因为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要叫我们作奴仆。
  • 5 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
  • 6 至于那些有名望的,不论他是何等人,都与我无干。 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并没有加增我什么,
  • 7 反倒看见了主托我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
  • 8 那感动彼得、叫他为受割礼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动我,叫我为外邦人作使徒;)
  • 9 又知道所赐给我的恩典,那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矶法、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叫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
  • 10 只是愿意我们记念穷人;这也是我本来热心去行的。
  • 11 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
  • 12 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
  • 13 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
  • 14 但我一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
  • 15 我们这生来的犹太人,不是外邦的罪人;
  • 16 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
  • 17 我们若求在基督里称义,却仍旧是罪人,难道基督是叫人犯罪的吗?断乎不是!
  • 18 我素来所拆毁的,若重新建造,这就证明自己是犯罪的人。
  • 19 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 神活着。
  • 20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 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 21 我不废掉 神的恩;义若是藉着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

《答疑解惑》

【查经】

内容摘要

以下内容是根据现场直播记录的摘要

引言

上一章讲的是,只有一个福音,这章讲“为了福音的真理仍存在我们中间”,幸亏有使徒保罗,这福音的真理才得以存留至今。保罗为了维护,传播纯正的福音,不顾性命,不讨人的喜欢。保罗为了维护纯正的福音,去耶路撒冷见那些所谓有名望的人,就是雅各,彼得。

保罗坚决维护福音的纯正

保罗为了福音真理存在我们中间,他们是不顾性命的,在使徒保罗建立的纯正福音的教会里,混进了假使徒,传进了假福音,他们都是老好人,不喜欢冒犯人,专门挑人家喜欢听的话说,不是福音的真理。这些假弟兄希望使徒保罗顺从他们,但保罗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为了维护纯正的福音,保罗不惜冒犯所谓教会的柱石!

老好人无法维护纯正的福音

神发现耶路撒冷教会的这些人没有办法用,就兴起了使徒保罗。巴拿巴就是一个好人,看上去左右逢源,其实是与彼得,雅各等人随伙装假,跟福音的真理很难相合。要警惕喜欢讲好听话的人,好人心态很要命,他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无法维护福音的纯正!

靠着神的能力才能称义

律法的总结是基督,所以我们是因信耶稣基督才称义,不是行律法称义的,照着律法行出来的就是咒诅,凡有血气的人,没有一个人靠着行律法称义。使徒保罗总结的称义的过程,不是一下子从零到一的过程,而是靠着圣灵不断治死肉体的过程。

总结

我们要在耶稣基督里恢复刚强的性格,靠着耶稣基督得着圣灵的能力,活出比律法更高的标准。把自己完全献上给神,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拦阻我们活出神的形像!我们要继续为了纯正的真理能存在我们中间而竭力奔跑!

查经文字版

引言

大家好,本来今天是要放2016年《加拉太书》的第二章过去的录音,但是我发现自己当时是没有讲的,可能是有一些事情导致我当时没有发出来,所以我今天再次把第二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早分享的是2014年,但好像有些讲的不太妥当,有人会问我,那到底是我那些年讲错了呢?还是现在讲错了呢?我可以这么跟大家说,这就是成长,大家不用觉得奇怪。就算是使徒保罗,他早些年间所写的书信的风格和他后来所写的书信的风格前后都是不一样的。

本章的主题

《加拉太书》的第二章,我们把前后都穿一起,主题可以定为:《为了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我们必须说幸好有保罗,不然我们今天的福音真理可就很难纯正了,靠着使徒彼得那就麻烦了。使徒保罗身上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值得我们去效法,那就是不讨人的喜欢。

在第一章保罗说,如果我仍旧讨人的喜欢,那我就不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了。讨好人是个很坏的习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使徒保罗也不喜欢瞎整。使徒保罗在写《加拉太书》的时候,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可以败坏他所传的纯正的福音了,而在写《加拉太书》之前,应该是在写第二章过了14年,从使徒保罗接受耶稣基督做主的时候所开始的。在《使徒行传》的第9章和第10章的那一段,时间上来说保罗信主是在主耶稣升天的4到5年。使徒保罗在主耶稣升天的17-18年之后,也就是过了14年,使徒保罗上到了耶路撒冷,发生了一件事,在《使徒行传》的第15章。我们上一章讲了《只有一个福音》,这一章讲的是《为了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就是保罗所做的这些事。之前,我在2014年讲的这章的主题是信心不能加上行为,哪怕是一丁点的行为都不能加上去。

保罗为了纯正的福音所付上的代价

我觉得给《加拉太书》分段的人好像分得不是很好,因为2章15节往后一直到3章会比较融合一起,但是没有关系,既然这么分了,我们就这么读。为了这一个纯正的福音使徒保罗做了很多的工作,过了14年,也就是《使徒行传》的第15章,开了一个很大的耶稣撒冷的大会,开了这个大会是为了解决使徒保罗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真的感谢神,神真的帮助保罗,或者说是神帮助祂自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就是把保罗从母腹中拣选出来。在使徒保罗还在母腹中,就已经在神的手里被分别出来就是为了服侍神。

过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并带着提多同去。我是奉启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加拉太书》2:1-2)

保罗与教会柱石的冲突与坚持

保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他去耶路撒冷见有名望的人,就是雅各、彼得、约翰这些有名望的人,一个是耶稣的弟弟,另外两位都是亲自跟着耶稣,不管是耶稣钉十字架还是从死里复活都是在现场的人。但这些名望也真的算不得了什么,你到时候不行还是不行,保罗说唯恐我现在或者是从前都是在徒然奔跑,我读《圣经》还是蛮细的,为什么保罗说担心自己会徒然奔跑呢?雅各和彼得还有约翰,他们是教会的柱石,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所以保罗当时想要传纯正的福音是很困难的,对方让你下去,就得下去了,保罗面对的状况是犹太人的基督徒就是要行律法,他们以为行律法才能称义,这种状况在教会里是非常普遍的。

他们说,我们是奉彼得和雅各的名来到你这里的,这给教会带来多大的混乱,因为他们这些人是教会的柱石,都是非常有名望的人,保罗你是谁啊?什么都不是,就是在这种不平衡的,势力不均衡的状况下,雅各说让保罗下去,保罗就不得不下去了,让保罗上来保罗就得上来。保罗写《加拉太书》的时候提出这件事,之前他去耶路撒冷的时候,却没有跟别人讲这些事情,是因为唯恐他现今或者是过去徒然奔跑。

后来,保罗才在写这本《加拉太书》的时候,提到了这些事情,为什么开始敢写了呢?因为他在外邦人的教会中地位非常牢固,而且教会都是他亲手建立的,而之前的地位却是随时都会被免职。人家说你所传的福音不是纯正的福音,你就算是再纯正也没用。但是我们感谢神,神真的是在那个世代与保罗同在,达成了保罗的想要的目标。怎么达成这个目标的呢?是非常明显的达成的,我给大家念一段,这样大家不至于困惑,在《使徒行传》的第15章。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做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 (《使徒行传》 15:36-41)

id="h2-u4FDDu7F57u4E3Au798Fu97F3u771Fu7406u7684u575Au5B9Au7ACBu573A">保罗为福音真理的坚定立场

那时,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拣选的就是称呼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于是写信交付他们,内中说:“使徒和作长老的弟兄们问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众弟兄的安。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言语搅扰你们,惑乱你们的心。(有古卷在此有“你们必须受割礼,守摩西的律法。”)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所以,我们同心定意,拣选几个人,差他们同我们所亲爱的巴拿巴和保罗往你们那里去。这二人是为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不顾性命的。我们就差了犹大和西拉,他们也要亲口诉说这些事。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惟有几件事是不可少的, 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愿你们平安!”(《使徒行传》 15:22-29)

这书信就这么写,这件事达成了使徒保罗的目的了吗?达成了,也就是说这是在耶路撒冷教会的权威。我们感谢神,当时的雅各、彼得和约翰写这样的信,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信?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解,但是就是写成这样了,我们感谢神,这保罗为了福音真理能存在我们中间其实他们是不顾性命的!

但与我同去的提多,虽是希腊人,也没有勉强他受割礼;因为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要叫我们作奴仆。 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加拉太书2:3-5)。

那时,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拣选的,就是称呼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于是写信交付他们,内中说,使徒和作长老的弟兄们,问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众弟兄的安。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言语搅扰你们,惑乱你们的心。(有古卷在此有你们必须受割礼守摩西的律法)。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所以我们同心定意,拣选几个人,差他们同我们所亲爱的巴拿巴,和保罗,往你们那里去。这二人是为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不顾性命的。我们就差了犹大和西拉,他们也要亲口诉说这些事。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惟有几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愿你们平安。(《使徒行传》15章22-29)

老好人的性格喜欢讨人的喜悦

假弟兄与老好人的危害

那个时候其实耶路撒冷教会虽然在雅各、彼得和约翰的手下,但是那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状况,按照使徒保罗的说法就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什么叫做假弟兄?就是根本就不是信耶稣基督的,那他们信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信什么?他们信的是摩西,然后混到教会里来,看着使徒保罗在耶稣基督里的自由,看到什么自由呢?看到他们与提多在一起,因为提多是外邦人,虽然他是半个犹太人,但其实半个犹太人对他们来讲就是撒玛利亚人,那就叫做杂种。

但是使徒保罗带着他去的。那个时候因为雅各、彼得这些有名望的使徒因着巴拿巴的关系也好,或者因为别的关系接纳了使徒保罗,就是这些假弟兄想让使徒保罗他们顺服他们。保罗这个时候也完全没有在乎他们,就一刻功夫也没有容忍他们。那假如说我们把保罗换了一种性格,什么性格呢?是一个老好人的性格,你觉得他会怎么做?如果换成一个老好人的性格,那就守律法那就麻烦了,福音的真理也就不会存在我们中间了,神也会拣选别的人,但幸好神拣选了使徒保罗,让我们今天还有福音的真理存在我们中间。

在后来的教会当中,其实都是一直把使徒保罗的书信当作《圣经》的正典。在新约《圣经》里面,因为使徒保罗建立的教会都存留下来了,虽然还有这些假弟兄,但在使徒保罗的教会里面,这种状况没有那么普遍,虽然后来使徒保罗离开世界以后,其实教会越来越败坏,为什么?像使徒保罗这样性格的人不多!喜欢讲好听的话的多!

今天我突然听到一个事,有一个什么事呢?就是我们当中有一个姐妹被车撞了,怎么被车撞了呢?有一个人就告诉她,你要痛哭流泪为你的家人祷告,因为什么呢?因她有一个孩子挺败坏的,结果她就照着这个姐妹跟她说的这些,她就流泪祷告,你知道什么叫痛哭流涕然后在那里为家人祷告。

其实在《圣经》里头我真的没找到这样的教导,但是她就喜欢听这个,跟她说这话的人其实不是她的牧者,为什么她很喜欢跟这姐妹聊这些事呢?因为这个姐妹是个好心人,好心人就专门挑人喜欢听的说,其实这种性格是要命的,就是喜欢讲人家喜欢听的话,结果出门被车撞了,后来她找他的牧者来祷告。我们当中的有一些牧者他们就了解说原来是这样!所以大家要特别小心那些喜欢说好听的话的人,喜欢说好听的话,我们那个年代叫做糖衣炮弹

老好人传递不了纯正的福音

假弟兄与领导力的挑战

使徒保罗写《加拉太书》2章就是为了让福音的真理存在我们中间,我问你如果教会里面有很多假弟兄,那会发生什么事?那会发生很麻烦的事,因为教会里的假弟兄一旦多起来了那就麻烦了,因为他们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假弟兄在那里头呢?我告诉你这种东西叫领导力失败Leadership failure,假弟兄混到教会里了然后怎么就没人管呢?雅各、彼得和约翰他们怎么就不管呢?因为他们觉得我这么一管不就让人跌倒吗?好心啊!他们的逻辑是什么?神要透过他们藉着爱要遮盖许多的罪,听起来好像是冠冕堂皇,但是却没有办法保证这福音的真理仍存在我们中间。

所以今天我们弟兄姐妹读了这段话的时候,字里行间就知道在耶路撒冷教会发生了事。如果你做一个领导人,不管是在教会还是在企业,你做一个好人的话你做不了啊,你是个好人你怎么做啊?所以我们当中还有好人的话,你很难做牧者的。比如说巴拿巴,《圣经》里有清清楚楚的记载他是一个好人,好人就不喜欢做冒犯人的事,但是你不喜欢冒犯人,你就没有办法让福音的真理存在我们中间,你只会说好听的话。像那个姐妹,她也不是个坏人,她是个好人啊,然后出的一些主意和点子,给对方产生了很大的安慰,但那却不是福音的真理,那不是很大的麻烦吗?所以经常会有奇奇怪怪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好人导致的。

所以使徒保罗写《加拉太书》时,他在外邦人那里的地位已经稳固了,然后不是写给彼得也不是写给雅各,是写给人家加拉太和周围那些受这些错误福音引导的教会,使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他们中间。那他写的时候还是很麻烦的,字里行间就冒犯了那些有名望的人,那些有名望的人是谁呢?就是雅各、矶法和约翰,他们是教会的柱石。教会的柱石却是一群老好人的话不就麻烦了吗?我告诉你,今天的企业可千万不要把老好人安排在管理岗位上,他管不了。你看保罗是怎么说的:

至于那些有名望的,不论他是何等人,都与我无干,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并没有加增我什么,反倒看见了主托我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那感动彼得叫他为受割礼之人做使徒的,也感动我,叫我为外邦人做使徒。又知道所赐给我的恩典,那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矶法、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叫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只是愿意我们记念穷人,这也是我本来热心去行的。(《加拉太书》 2:6-10)

保罗只在乎福音的真理

大家读完了能感受到什么吗?这字里行间透露着:很多的教会都是使徒保罗建立的。那使徒保罗建立的为了福音真理存在他们中间,就不惜冒犯一下这些教会的柱石。冒犯就冒犯了吧,没关系,为了这福音的真理存在包括我们中间。

保罗的坚定与好人的困境

今天我们读《加拉太书》我们要感谢神,神兴起了保罗,保罗不大在乎别的,就在乎福音的真理存在于我们中间。有些人说:“那他怎么知道他说传的就是福音的真理。”那你就看看保罗所做出来的结果。做出来的结果是对的,东西就是对的,如果做出来的结果是错的,东西就不可能是做对的。我们今天看见使徒保罗所传的是大有能力的福音,跟耶稣基督大有能力的福音是一脉相承的。

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但我一看见他们行得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加拉太书> 2:11-14)

巴拿巴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这样的人很难被神所使用的,明白了吗?为什么先有了巴拿巴,后来又有了彼得、雅各、约翰,为什么还要找一个保罗过来呢?因为神发现他们没法用啊!大家仔细读《圣经》会发现,巴拿巴是一个好人。

过去这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好人很难服侍神,为啥?因为好人就喜欢讲好话,就会随伙装假,所以说我觉得这种东西就很难跟福音的真理相合。随伙装假这种东西是很厉害的,这些人为什么要随伙装假呢?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搞清楚,他们随伙装假到底要干啥。但是我就猜,因为他们是一个好人,就觉得委屈一下自己没关系:“免得让你们跌倒”。你看这理由好像是很有恩典,怕那些人跌倒,要用爱遮掩很多的罪,不要使他们跌倒。你到了我这,还跌什么倒,他们本来就没有起来过。我就不觉得是跌倒,他们一直就是个爬行动物也没有起来过,跌什么倒。所以说这个事,道理上其实好人心态还是很要命的,在教会这个圈子里我见过的好人心态的多啊。“那不能冒犯人,冒犯人那能行吗?”

所以,在后来保罗和巴拿巴也分手了,因为保罗和巴拿巴从耶路撒冷回来以后起了争执。为什么争执呢?因为巴拿巴是一个好人。在《使徒行传》的第十五章: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做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使徒行传 15:36-41)

效法保罗,坚定福音真理

按照我们很多人的好人心态认为:这多不合一呀。巴拿巴带着马可走了,就是写《马可福音》的马可,后来保罗带着西拉,再往后走,你会发现那个马可又回来跟着保罗来了。因为保罗这个人,他不是要做一个好人,他是要造就人,凡事都是要造就人,你别看他对马可有这种看法,不能带他去。巴拿巴却说:那得带他去,但是后来马可又跟着了保罗了呢?我告诉你:好人是一个麻烦,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什么时候能妥协他就妥协,他没有办法保证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你看他随伙装假,他能好得了吗?人一随伙装假,我问你神还会与他同在吗?还是有点麻烦的。其实巴拿巴他如果真的是为了福音的真理,为了耶稣基督的原故,连性命也不顾,他装假干啥呢?他就是为了福音的真理,他需要给人面子吗?他不需要。

所以最后我鼓励大家,今天就仔细去揣摩一下,如果我们为了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当中,我们是不是需要效法使徒保罗呢?如果效法使徒保罗,保罗的态度是:如果要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如果你要讨人的喜欢,你没有办法侍奉神,你也没有办法建立教会,你也没有办法拦得住这些假弟兄混进来。

我曾经见过好人牧师特别多了,有一个弟兄离开了教会,我就在办公室里我跳着高的庆祝,我说:感谢神。很多人看见了就不理解,你庆祝啥呀?终于把他牧养走了,为什么要跳着高的庆祝呢?因为这些人在教会里面带来的败坏是非常的深远的。我也不能把你踢出去吧,你会发现我真的没踢过人,如果那些人愿意走,我不会打电话把他叫回来。但是你仔细琢磨,如果你从其他教会来的,你会发现很多牧师劝他们回来。

就如有一个教会的一个同工,成功的把一个人给牧养走了。结果他的牧师把他狠狠的批评一顿,然后到人家家里给人赔礼道歉,邀请人家回来。你说这干的是什么事呢?那人说回来我得有一个条件,那位牧师说:你说吧有什么条件。他说:没有人可以再管我。你这不是败坏是啥呀?牧师说好,没有人再敢管你了,这样的人在教会里多了以后,你说这不是成了败坏是什么呀?他是信耶稣基督的吗?这样的教会能够争战吗?魔鬼来了立刻倒戈,立刻成了叛徒,立刻成了内奸、立刻成了汉奸,那不是麻烦了。所以我见过很多好人牧师。大家要知道咱们当中的牧者有这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牧者,不喜欢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那我也巴不得把他牧养走。

效法保罗,仅仅在乎神

靠信心称义,活出律法的真理

讲到这些话我真的非常感谢神,让我们弟兄姐妹同有一个心志,让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今天 我们其实也可以说这些话:那些有名望的无论他是何等人都与我无干。我们也仍然可以说这些话,那些有名望的没有加增我们什么,反倒看见了主托付我们传福音给那些未受割礼的人,看见神透过我们所做的,也必须承认神真的是与我们同在。所以大家要知道这福音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使徒保罗到底为了保存什么样的福音真理呢?就是一件事:人称义不是因为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因信耶稣基督可以行出律法中所说的这些律法,大家一定要知道一件事:福音的真理不是单单是恩典而已,福音的真理这恩典可以使我们活出律法当中所要我们活出来的。所以使徒保罗在写这些时:

我们这生来的犹太人,不是外邦的罪人,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耶稣基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我们若求在基督里称义,却仍旧就是罪人,难道基督是叫人犯罪的吗?断乎不是!我素来所拆毁的若重新建造,这就证明自己是犯罪的人,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神活着。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已,我不废掉神的恩,义若是藉着律法得的,基督就徒然死了。(《加拉太书>2章15-21)

靠着神的能力才能称义

这长长的一段话在讲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些人是历史也好,现实生活也好,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人可以靠着行律法称义。你看见这世上有一个人,包括彼得,包括雅各,包括这些推动行割礼的这些人,包括这些要推动行律法的这些人,他们没有一个人把律法行全了。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发现人要是想办法行律法,行不出来。就你这小样的,我看:你要行律法做个好人就算了,做不了,一整就装假,左右为难,不装假又必须跟外邦人一起得罪这些人,装假吧,得罪保罗这边的人。这些人做得多难受呀。更不用说律法了。

照着律法行出来的结果是咒诅。因为行不了,人还要去行,行还行不了,结果就成了罪人,然后就受了咒诅。今天耶稣基督为什么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是因为担当了我们的咒诅,就把我们这些信靠他的人算作一个义人。算做义人以后,这些辖制我们的鬼就在我们身上再也没有合法的地位了。所以我们就可以靠着耶稣基督的大能把他们赶出去!把他们赶出以后,我们就靠着圣灵的能力就可以活出律法!大家能明白这意思吗?

破除表面功夫,走信心之路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汽车在路上跑,你一踩油门车就往前跑。一踩油门车就往前跑。你要它停,就要踩砸,慢下来。如果你要让它向左转,你转方向盘。我们得要找到这个门道啊!那我们要想行律法,我们得要靠耶稣基督。那如果拿车的例子继续说。我要车向左转,我从车上下来把车轮子往左边掰,能掰得动吗?掰不动!没有用!是!你想让车往左转你去掰车轮子,能掰得动吗?掰不动!

破除表面功夫,走信心之路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行不通的事!我们经常喜欢做表面功夫。你在那儿掰车轮子,车在路上怎么掰车轮子?是不是?而且车不踩油门,在车后面推,干啥呢?看起来就很傻。没有人可以靠着律法行出律法!听明白了吗?如果靠律法行出律法就是一个装假!不干实事,玩表面功夫。如果说是解决的根本不是靠着耶稣基督的恩典继续犯罪,断乎不是。听明白了吗?别给人家使徒保罗扣个没有行为的帽子。人家怎么就没有行为了?人家行出来的比你厉害多了。就是这些靠着律法称义的是称不了义的!因为律法不是这么整的。

就是说这些话的人其实照着律法的规条也没把律法读明白。因为律法的总结是基督。什么意思呢?那《创世记》是不是摩西写的?《创世记》是摩西写的!就是同样写了那律法书的五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都是摩西写的。这叫律法书。那律法书如果读明白了也行。没读明白!《创世记》你能读出来律法吗?《创世记》读不出来律法,《创世记》读出来的是信心。所以律法的总结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什么?就是因信耶稣基督而称义

那亚伯拉罕开创的是信心之路!亚伯拉罕开创的不是律法之路!亚伯拉罕开创的信心之路不能被430年以后摩西写的律法给废弃!明白了吗?摩西写了律法同时写了《创世记》,把亚伯拉罕开创的信心之路写得清清楚楚!那一个人如果仔细读摩西律法,你会读到什么呢?这道离你不远!这道不是难行的,就在你嘴里,就在你心里。什么意思?你如果有信心,你真的相信神,你可以凭着信心信靠神,活出神的律法!

但是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活!那人如果只抓字句的话,那就是抓不到本质。抓到精意,精意是啥?旧约《圣经》也好,新约《圣经》也好,都在讲义人因信而生!所以过去这些行律法的行不出来。那到了我们今天新约,直到今天,这些不持守因信称义的,也没有办法活出耶稣基督的形象!

那信是什么样的信呢?信这学问很大!就是使徒保罗这样的信!你问彼得信不信耶稣?他信耶稣!你问雅各信不信耶稣?他们信耶稣!你问那个巴拿巴信不信耶稣?也信耶稣!那为什么要装假呢?因为他们把行为掺到了信心里头。把行为变成了信仰的根基的一部分。听明白了吗?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要知道一件事。这使徒保罗所说的不是零和一;要么是开,要么是关;要么是零,要么是一。他不是这样的一个观念。他的观念是什么呢?靠着圣灵治死肉体的恶习!

靠圣灵治死肉体,持守纯正福音

所以《加拉太书》到后面就讲得很清楚,要靠着圣灵治死肉体的恶习!所以使徒保罗让这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就是这句话。所以我们今天知道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加拉太书》2:20)

我问你如果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他怎么可能活出软弱呢?他一定可以活出神的刚强;一定可以得着从神那里来的力量,可以行出律法的事!如果人靠着肉身想去行律法,我看你就算了吧。

所以今天弟兄姐妹开始持守这纯正的福音。当年使徒保罗费尽心机要去耶路撒冷见那些有名望的人,然后要他们给写一封信。然后写了那封信,带着那封信要到外邦人中,建立了在外邦人当中的地位。然后又写《加拉太书》抵挡那些假福音,抵挡那些老好人的那些假福音。

总结

所以弟兄姐妹今天开始恢复在耶稣基督里这种刚强的性格,靠着耶稣基督因着信心重新刚强起来,知道不是靠着行为称义;知道不是靠着律法称义;知道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肉身行出一些好行为来称义,而是靠着耶稣基督。因信耶稣基督得着圣灵的能力。

所以第三章就讲受了圣灵,是因行律法呢还是因听信福音?

那赐给你们圣灵,又在你们中间行异能的,是因你们行律法呢?是因你们听信福音呢? (《加拉太书》3:5 )

关键就在这!今天你和我靠着圣灵,因信耶稣基督,靠着圣灵活出一个比律法更高的标准!那就是耶稣基督的标准。耶稣基督的标准是什么呢?耶稣基督的标准是将自己完全献上给神!为什么会完全献上给神呢?因为相信神!结果这样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拦阻我们活出神的形象,可以活出律法上所要求我们的。行善可不可以?可以!但绝对不是一个表面功夫!行律法可以不可以?绝对可以!绝对不是一个表面功夫!是实实在在地靠着住在我们里面的耶稣基督,靠着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可以靠着它的大能、大力做刚强的人。这话不是指着那个年代说的。就算是我们今天,仍然要为了福音的真理能够存在我们中间去竭力奔跑!愿神祝福大家!

为您推荐
关闭

大家好,今天本应播放2016年《加拉太书》第二章的录音,但发现当时未录制。因此,我将重新分享第二章,最早的版本是2014年,但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有人会问我哪个版本是错误的?我想说,这就是成长。即使是使徒保罗,他早年和晚年书信的风格也有所不同。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不必对此感到奇怪。重要的是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理解,以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就像保罗的书信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加拉太书》第二章的主题是“为了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强调保罗对福音纯正性的维护。保罗不讨人喜欢,坚持真理,这对于今天福音的纯正至关重要。保罗信主后约14年,在耶路撒冷发生了一件重要事件,如《使徒行传》第15章所记载。保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捍卫福音的真理。核心观点是信心不能加上任何行为,即使是一丁点也不行。保罗的榜样值得效法,他为了福音的真理不惜与人冲突,确保了福音的纯正性得以传承。保罗不讨好人的品格,对于维护真理至关重要。

使徒保罗为了维护纯正的福音,在十四年后与巴拿巴、提多一同前往耶路撒冷。此次前往是基于神的启示,目的是向耶路撒冷的教会领袖们陈述他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保罗采取了私下会面的方式,与那些有名望的领袖们沟通,以确保他过去和现在的努力没有白费。此前,保罗在外邦人中传福音时面临一些挑战,耶路撒冷大会的召开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罗感谢神帮助他,实际上也是神在帮助自己,因为神早在保罗还在母腹中时就拣选了他,使他分别为圣,专门服侍神。

保罗去耶路撒冷见雅各、彼得、约翰这些教会领袖,但他对这些人的名望并不看重,因为最终能否站立得住才是关键。保罗担心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努力会徒劳无功。当时教会面临的状况是,犹太基督徒坚持要遵守律法才能称义,这种观念在教会中非常普遍。如果有人以彼得和雅各的名义来传道,会给教会带来混乱,因为他们是教会的柱石,非常有影响力。在势力不均衡的情况下,保罗不得不听从雅各的指示。保罗在写《加拉太书》时提到了这件事,但之前他去耶路撒冷时并没有公开谈论,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努力会白费。保罗强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名望,而在于是否坚持真理,避免徒劳奔跑。

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敢于提及之前不敢写的事情,是因为他在外邦人教会中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固,这些教会都是他亲手建立的。之前,他的地位随时可能被免职,即使他所传的福音再纯正,也可能不被认可。感谢神,在那个时代与保罗同在,帮助他达成了目标。 《使徒行传》第15章记载了保罗如何达成目标的:保罗和巴拿巴计划回到之前传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巴拿巴想带马可同去,但保罗因马可之前离开他们,不愿带他。两人因此争论,最终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去了塞浦路斯,保罗选择了西拉,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这段经文显示了保罗在外邦教会中地位提升的关键。

耶路撒冷教会为了解决外邦信徒是否需要遵守摩西律法的问题,差遣犹大和西拉与保罗、巴拿巴一同前往安提阿。使徒和长老们在信中明确指出,并未授权某些人去搅扰信徒,强调外邦信徒无需受割礼或遵守摩西律法。信中明确了几项必须遵守的禁令:禁戒祭偶像之物、血、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福音真理,确保外邦信徒在信仰上不被额外的律法束缚。保罗为福音真理的坚定立场,以及耶路撒冷教会的支持,使得福音能够更广泛地传播。使徒们不顾性命地维护福音真理,值得我们感谢。

保罗与提多同行,虽提多是希腊人,但未勉强他受割礼,因有假弟兄窥探他们在基督里的自由,欲使他们为奴。保罗等人未曾容让顺服,为保福音真理。使徒和长老及全教会拣选犹大和西拉,差遣他们与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并送信告知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弟兄,称有人从他们那里出去,用言语搅扰、惑乱人心,实则使徒们并未吩咐。因此,他们同心定意拣选人,与巴拿巴、保罗同去,因这二人为耶稣基督不顾性命。他们差遣犹大和西拉亲口诉说,圣灵和他们定意不加重担,惟禁戒祭偶像之物、血、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若能禁戒不犯就好。愿众人平安。

当时的耶路撒冷教会虽由雅各、彼得和约翰带领,但内部存在诸多问题,保罗指出有假弟兄混入,他们并非真信耶稣,而是信奉摩西律法,并对保罗在基督里的自由表示不满,尤其不满他与外邦人提多同行。 保罗并未屈服于这些假弟兄,坚决捍卫福音真理。设想若保罗性格软弱,福音的真理可能无法存留,幸而神拣选了保罗,使我们今天仍能领受福音。保罗的书信后来被教会视为《圣经》正典,他所建立的教会也得以存留,尽管仍有假弟兄存在,但情况并不普遍。保罗离世后,教会逐渐败坏,因为像他这样坚持真理的人不多,迎合他人喜好的人却很多。

一位姐妹听信他人之言,为“败坏”的孩子痛哭流泪祷告,结果出门被车撞。此事引发对“好心人”的警惕,这些人专门说别人喜欢听的话,实则可能带来危害。讲述者强调,在《圣经》中并未找到类似“痛哭流泪祷告”的教导,而该姐妹却听信非牧者之言。牧者了解情况后,提醒大家小心那些喜欢说好听话的人,这种行为如同“糖衣炮弹”,需谨慎对待。此事旨在提醒信徒,应以《圣经》为指导,辨别真伪,避免因听信谗言而遭受伤害。

保罗写《加拉太书》强调福音真理的重要性,教会中若存在大量假弟兄,会因其影响力而引发问题,这源于领导力缺失。领袖们可能因顾虑他人跌倒,试图以爱遮掩罪过,但这无法确保福音真理的纯正。耶路撒冷教会的事件警示我们,做好人并不足以成为合格的领袖。好人往往避免冒犯他人,但这会妨碍福音真理的传播。例如,巴拿巴虽是好人,却可能因不愿冒犯人而无法坚守真理。有些好心人提出的建议看似安慰,实则偏离福音真理,导致教会出现奇怪的状况。因此,教会需要有勇气维护真理、敢于指出错误的领袖,而非一味追求不得罪人的“好人”。

使徒保罗写《加拉太书》时,已在外邦人中确立地位,旨在纠正加拉太及周边教会受错误福音引导的现状,维护福音真理。保罗在信中言辞犀利,甚至冒犯了教会中的“有名望的人”,即雅各、矶法和约翰。保罗认为,这些人在福音事工上并未对他有所增益。 保罗强调,神不以外貌取人,并指出自己与彼得分别受托向未受割礼和受割礼之人传福音。他提到,雅各、矶法、约翰承认神所赐予他的恩典,并与他和巴拿巴行相交之礼,确认他们分别向外邦人和受割礼之人传福音的使命,但希望他们记念穷人。保罗对此表示赞同,并强调自己一直热心于此。

这段话表达了使徒保罗为了福音真理,不惜冒犯他所建立的教会中的重要人物。保罗建立教会的目的是为了福音真理的传播,为了维护真理,他愿意承担冒犯的风险。这段话强调了福音真理的重要性,以及保罗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即使面对自己建立的教会,为了真理的缘故,也在所不惜。这体现了保罗对福音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保罗对福音真理的执着值得我们感谢神。评判真理的标准在于其结果,保罗所传的福音与耶稣基督的福音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的能力。 当矶法(彼得)来到安提阿时,保罗因他有可责之处而当面抵挡他。在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之前,彼得与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当那些人来到后,他因害怕奉割礼的人,便退去与外邦人隔开。其他犹太人也随之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参与其中。保罗看到他们的行为偏离了福音的真理,便在众人面前指责彼得,既然彼得身为犹太人,却随外邦人生活,不按犹太人的规矩行事,为何还要勉强外邦人遵守犹太人的规矩呢?保罗此举是为了维护福音的真理,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妥协和虚伪。

巴拿巴式的“好人”因其左右逢源的特性,难以被神所用。他们喜欢讲好话,容易随伙装假,这与福音的真理相悖。这种随伙装假的行为,看似为了避免他人跌倒,实则是对罪的遮掩。保罗与巴拿巴最终分道扬镳,也源于此。保罗希望重访之前传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巴拿巴却想带上曾中途离开的马可。保罗认为马可不适合同行,两人因此发生争执。最终,巴拿巴带着马可前往塞浦路斯,保罗则选择西拉同行,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这段经文揭示了“好人心态”在教会服侍中的局限性,以及坚持真理的重要性。

很多人认为巴拿巴带走马可不合一,但保罗选择西拉,后来马可又回到保罗身边。保罗不是要做一个好人,而是要造就人,他认为马可不能同行。作者指出,好人为了妥协,无法保证福音的真理,甚至会随伙装假,导致神不与他同在。巴拿巴若真为福音真理,就不该装假,也不需顾及人情。 作者鼓励大家思考,为了福音真理的存续,是否需要效法保罗?保罗的态度是,若要讨人喜欢,就不是基督的仆人。若要讨人喜欢,就无法侍奉神,建立教会,也无法阻止假弟兄混入。因此,坚守真理,不随波逐流,是关键所在。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于教会中一些现象的强烈不满。作者认为,某些“好人牧师”为了留住会众,不惜牺牲原则,甚至迁就那些在教会中制造混乱、带来负面影响的人。作者举例说,有牧师为了挽回离开的会众,答应其“没有人可以再管我”的条件,这无疑是对教会秩序的破坏和对信仰的背叛。作者对此感到痛心,认为这样的教会无法抵御外部的挑战,容易出现内奸和叛徒。因此,作者对于那些离开教会、但实际上对教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人,反而感到庆幸,甚至希望那些不喜欢福音真理的牧者也能离开。这段文字的核心在于强调教会的纯洁性和原则的重要性,反对为了人数而牺牲信仰的行为。

保罗对福音真理的坚持源于他对神的感恩,以及弟兄姐妹同心持守真道的信念。他强调,人的称义不在于律法,而在于信靠耶稣基督。这种因信称义不仅是恩典,更赋予信徒活出律法要求的力量。保罗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即使是生来的犹太人,也需透过信耶稣基督才能称义。若试图在基督里称义却仍旧犯罪,绝非基督的本意。保罗已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如今活着的是基督在他里面,他靠着对神儿子的信而活,神爱他,为他舍己。他坚决不废掉神的恩典,因为若义能藉律法获得,基督的牺牲就毫无意义。保罗的这段话深刻阐释了福音的核心:因信称义,并靠着恩典活出新的生命。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没有人能靠行律法称义,因为没有人能完全遵守律法。试图通过律法成为好人是行不通的,反而会陷入虚伪和两难的境地。按照律法行事的结果是咒诅,因为人无法完全遵守,最终成为罪人。耶稣基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咒诅,使信靠他的人被算为义人。成为义人后,辖制我们的邪灵失去了合法的地位,我们可以靠着耶稣基督的大能将它们赶出去,并靠着圣灵的能力活出律法的精神。简而言之,人无法靠自身行律法称义,唯有通过信靠耶稣基督,才能摆脱律法的咒诅,并靠圣灵活出真正的义。

汽车行驶的原理是踩油门前进,刹车减速,转动方向盘改变方向。同样,要遵循律法,需要依靠耶稣基督。如果想让汽车左转,正确的做法是转动方向盘,而不是下车试图掰动车轮。因为那样做是徒劳无功的,无法实现让车左转的目的。这个例子说明,要实现目标,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盲目地采取无效的行动。

我们常常做表面功夫,如同在车后推车,徒劳无功。没有人能靠律法行出律法,这是一种虚假。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耶稣基督的恩典,而非继续犯罪。使徒保罗的行为远胜于那些靠律法称义的人,因为律法并非如此运作。 实际上,那些谈论律法的人并未真正理解律法,因为律法的总结是基督。摩西既写了律法书,也写了《创世记》。《创世记》强调的是信心,而非律法。因此,律法的总结是耶稣基督,即因信耶稣基督而称义。 亚伯拉罕开创的是信心之路,而非律法之路。这条信心之路不能被430年后摩西所写的律法废弃。摩西在写律法的同时,也清晰地记录了亚伯拉罕开创的信心之路。仔细研读摩西律法会发现,这道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口里,在我们心里。这意味着,只要有信心,真心相信神,就可以凭着信心信靠神,活出神的律法。

字句使人死,精意使人活,若只抓字句则无法领会本质。新旧约圣经皆强调义人因信而生,过去行律法者无法做到,如今不持守因信称义者也无法活出基督形象。 信的学问深奥,如使徒保罗的信。彼得、雅各、巴拿巴都信耶稣,为何还装假?因他们将行为掺入信心,使行为成为信仰根基。使徒保罗的观念并非非此即彼,而是靠圣灵治死肉体的恶习。这表明真正的信仰并非仅是口头上的承认,更在于实际行动中依靠圣灵的力量,克服自身的罪性和弱点,从而活出与基督相符的生命。因此,信心与行为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信仰体系。

《加拉太书》强调靠圣灵治死肉体恶习,使徒保罗传递的福音真理核心在于“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若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必能活出神的刚强,得着神的力量,行出律法的事。靠肉身行律法是徒劳。保罗当年费尽心机,前往耶路撒冷会见有名望的人,获取推荐信,以外邦人中建立地位。同时,他撰写《加拉太书》,抵挡假福音,维护福音的纯正。保罗的努力旨在确保信徒持守纯正福音,避免受到掺杂律法主义的虚假教导的影响,从而真正在基督里活出新的生命。这纯正的福音是信徒力量的源泉,使他们能够靠着圣灵,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

弟兄姐妹,今天开始要在耶稣基督里恢复刚强的性格,靠着信心重新刚强。我们不是靠行为或律法称义,而是靠耶稣基督。因信耶稣基督,我们得着圣灵的能力。加拉太书第三章提到,我们受圣灵不是因行律法,而是因听信福音。神赐给我们圣灵,又在我们中间行异能,是因我们听信福音。关键在于,今天你我靠着圣灵,因信耶稣基督,活出一个比律法更高的标准,那就是耶稣基督的标准——将自己完全献上给神。因为相信神,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拦阻我们活出神的形象,活出律法所要求的。行善绝对不是表面功夫,行律法也不是表面功夫。而是靠着住在我们里面的耶稣基督和圣灵,靠着祂的大能大力做刚强的人。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要为了福音的真理能够存在我们中间去竭力奔跑!愿神祝福大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