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做人做事】《做事篇》02:抓住做事的方法

2024-08-09 1,286 Y135课程 - 做人做事

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开始讲《做事篇》的第二讲,抓住做事的方法。这个做事篇第二讲叫做“抓住做事的方法”。那为什么我重复提呢?因为它很重要。你要知道人的智商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人的性格差别很大。有的人他就是老也管不好自己,在找到方法之前就说我不行,我智商不行。其实不是,是方法不对。也就是说,方法不对这种状况是个普遍现象。

直到现在我还真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一件事儿:就是你的智商没问题。那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你在找到方法之前你先放弃了。我在找到方法之前我不放弃,我直到找到做事的方法,这就是关键的差别。

一,做事要靠谱

我们常常讲靠谱这句话,是不是?有没有?哎,这个人不靠谱、那个人不靠谱,没有说这个人的智商不靠谱,都说这个人不靠谱。为啥?他做事不靠谱。什么叫做不靠谱?比如像我唱歌,我唱不到点子上,唱不到这个谱上,我唱歌就不靠谱,不上调。所以谱是啥呢?谱就是个方法。大家最好琢磨一下,可能我的定义还是有点差距,大概上应该不会出太多偏差。

那最近我服侍一个姐妹,她其实来教会不久。她子女要考一个什么老师,她是学数学的,抽到了一个签,让她教15分钟的法律。我看她就把法律的东西铺了满地在那乱找,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方法不对。那么我问你,人家在考你什么呢?

你是个数学老师,别人知道不?当然知道。你不懂法律,人家知道不?也知道。如果别人考你法律知识,那不很扯吗?这叫做事不靠谱。那么,大家知道考什么吗?考她的教学方法,考她的课堂管理,考你的这些东西。一旦知道考什么,你就有方向了,是不是?这是关键。

我有一个员工,拿了一百页的数据来找我。每页上都是Excel表格,看得我晕头胀脑的。我问他:“你把这些东西打出来干啥?你打出来给我看,我能看出什么来吗?”是不是?你打在纸上的Excel,我就奇怪了,那不浪费纸吗?

他说:这是你要的数据。我问:这数据对吗?他说他不知道。那你拿来给我干啥?也就是说,这事儿你怎么就知道对和不对呢?我告诉你啊,我是一个被认为稍微比较刁钻的老板,但是我不害人。你拿这些东西来找我,我一看就知道你在糊弄我。我是干啥的呀,是不是?你来忽悠我,你自己都不知道对和错,还拿来给我看,我给你做秘书啊?

那他应该怎么回答呢?他应该这样说:老板,这数据是对的。我问:怎么是对的呢?他说:首先,这数据是原始数据,然后我用这个方法、那个方法得出来的。后来我又横着加列表,竖着加列表,然后做了一些统计,统计完对得上。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谱、就是方法,方法不对,就全完了。你能不能够讲得清楚你做事的方法?你说的方法不对,一听就不上道、不靠谱。所以说这事儿啊,就很有意思。

为什么你不行,不是因为你智商不行,是你在找到方法之前就先退却了,你没有性格,你没有信心。是不是?你怎么知道你做的是对的?我做的是靠谱的,怎么可能不对呢?如果错,它不是在谱上错,可能我在某些地方细节上有纰漏,但是我整体上是没问题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怎么知道我在墙上画一条线是水平的。大家说说看?我用激光尺打的,除非这激光尺是错的,那画出来的可能不平。那我用激光尺打完了以后,我手里拿气泡尺又比划一下,一看果然这激光尺打出来的是水平的,然后这个线就在一条水平线上。那这能用啊,是吧?你做个吊顶,斜的吊顶你看着都拧巴的,那不能用,是不是?所以说我这是激光尺打的,你一说人家就不问了,是不是?所以说掌握方法是很重要的。大家得知道如果掌握方法不重要,那就麻烦了。

其实跟智商有问题吗?没什么太大问题。有一些人智商不是那么高,他考智商的脑筋急转弯不太行。但是人家做事靠谱,靠什么谱呢?我这事应该怎么做,我是怎么做的。是不是?那我把这个靠谱的东西,我给大家分成几类。当然这只是做事。做事可以分为几类。第一,工具。第二,材料。第三,工艺。第四,技能。大家记下来了没有?来,我再重复一遍:工具、材料、工艺、技能。

比如说工具,Excel是啥?是个工具,是整理数据的工具。数据库是啥?是工具,是整理数据的工具,是不是?材料是啥?当然了,工具还有抹泥的铲子,还有其它的东西,包括人工智能,什么GPU这些。你没有这些工具,你干不了这活儿。没这些工具,方法就别谈了。我说你要在墙上钻个洞,好多年前,我们当中很多都是书呆子。

书呆子怎么做?我说你在墙上把这画挂上,这镜子挂上。拿了一把电钻,钻了钻,满头大汗,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那墙上也没出个眼儿。我说你干啥呢?她说,我钻洞呢。钻了两个小时了,钻成这样。我一看,拿钻木头的钻头钻墙?那不可能钻好的。拿钻木头的钻头钻墙是不行的,工具不对。一看工具不对,你什么都别谈了,是吧,你在那里都钻出火来了,你钻到明年也不会出洞。这是工具不对,是不是?

我要打一条水平线,你没工具,你拿眼睛看呢?你拿眼睛看,你的眼睛能行吗?你看这是直的,结果一量是歪的,那肯定不用想。材料,到底能不能说清楚这是啥材料。你没材料你能干啥呀?你要做事不得有材料吗,是吧?包括写文章都得有素材呀,写文章都得需要有素材。

材料,到底得用来干啥啊?你比如说要在墙上挂一个镜子,你需要啥?哦,我需要电钻,充气钻。但是我问你,如果那个墙是个石膏板墙,你需要啥?石膏板墙挂不了镜子。石膏板墙怎么可能挂镜子呢?那怎么办?那就得在后面有木,加固才能挂。工具、材料、方法就包括这些。

有了工具,有了材料,就有了工艺。工艺就是我怎么操作。要把整个流程做对。然后就是技能,技能是啥?激光尺我怎么使用,是不是?画线我怎么使用,画线怎么画。然后我怎么钻洞,怎么定位,怎么去把膨胀螺丝,或者是什么东西,都做成,这就是技能,你会操作。

一旦工具对了,材料对了,工艺对了,技能对了,干错了还是有点难的。所以说做事要靠谱。现在如果有人或者是我问你,你做的对吗?你说,不这么做怎么做?这就叫抬杠。你说老师我说的是对的。你说为啥我做的这个是对的?我第一用什么工具,我用什么材料,我用什么工艺,我用什么样的技能,这事儿做出来的结果在这摆着呢,它肯定是对的。是不是啊?

很早以前,我对这些东西就有点了解。你要让我讲做事,因为我自己就是个做事的人。有一次,我买了一辆新车,我喜欢白色。但这个白色的车漆,两个月后,看起来就不行了。怎么擦也擦不掉,我说这是什么漆啊,真糟糕。我就去找商家,告诉他们你这漆有问题啊。结果有一个员工,应该是孟加拉来的,然后呢,他拿了一个小罐头盒,没有标签,倒出一些像牛奶状的东西到抹布上,擦了一下车漆,立马干净透亮。

我说这是什么东西啊?他说是材料,抹布就是材料,工艺很简单,一擦不需要技能,你明白了吗?我问他,给我擦这车多少钱啊?他说,八十新币。哎呦我天,五八四十,四百块人民币,就给我擦一下。我看到他十五分钟就擦完了,觉得给四百块钱太不值了,他擦四分钟完工,那我自己擦十五分钟省四百块钱不行吗?我就说,这罐儿得试试啊。他们故意不戴商标,人家这是商业机密啊。

后来,我自己找啊,能给他四百块钱吗,怎么也得找到那个白色的像牛奶状的东西。终于在家里厨房找到了,一块五一瓶儿,一瓶儿能洗车十次啊。你用淘宝一搜同款,肯定找到。然后你知道吗,一擦十分钟我也干完了啊。八十块钱,四百块人民币。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想传递的一个概念——方法太重要。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一层纸啊。这个材料你如果到超市买那些洗涤剂,黄色的瓶,瘦瘦的形状,有点像洗发水的样子。就是这种东西,倒出来的跟那个牛奶状似的。大家对这东西这么有兴趣,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那我问你,我洗卫生间快不快?快,洗卫生间的老快了,是不是?洗车快不快?快,就是这种东西。

二,做事要学习别人怎么做的

做事要学习别人怎么做的,做事儿别从钻木取火开始做事,从别人的肩膀上往前走。你别说我告诉你,建立教会我是踩在人家的肩膀上。你别以为我发明、我创立了的华人命定神学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是人家已经做了大量的积累,然后轮到我做了,我把人家的东西不断地抽象总结。

那首先咱得学人家保罗怎么干的吧,咱首先得学人家耶稣怎么干的吧,那我不能自己写本《圣经》,我成了啥了,是不是?我整了个十字架大法,那不是麻烦了吗?那不能好使,那不对啊,一定是学别人。所以说这学别人的这个东西,要观察。

那为什么我喜欢动手呢?我告诉你,我小的时候啊,我爸干活儿,我就在外面,那冬天挺冷,我爸在棚顶上,我就在下面给他递工具。我给我爸递工具,我基本上不会递错。我爸需要锤子时,他没喊“锤子”,我就已经举起锤子了。这种默契,你说是不是很讨人喜欢?肯定讨人喜欢。

如果人家要锤子,而你递了剪子;人家要剪子,你递了锤子,那岂不是让人烦透了?有时候一说要什么东西,还得找半天,人家在棚顶上等着,看着就闹心,是不是?我观察我爸怎么做。“哦,他这么做、他那么做。”这个时候需要用这个了,钉子在那拿着,不是有锤子吗?看的明明白白。所以等我干的时候,我不就学会了吗?是吧?我爸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有一次,我跟你讲很有意思。我们住的那个屋子吧,有一面墙,我让一个姐妹把墙磨一下。我就是让她学。结果好家伙,几个月以后我回来一看,那墙磨了一公分厚!这磨一公分厚得花多长时间啊?那墙面简直是个艺术,真的成了艺术墙。我说:“你怎么把墙磨成这样呢?”她说:“我就拿个小铲子,一点点抹,一点点抹。”你说,一层一层的抹,那得下多大功夫啊!哎呦我的天哪,磨出了个像伊拉克风格的墙。

结果你知道吗?我说你有没有看人家怎么抹掉?她说没有。我说那你来咱看一看。她说那人家师父厉害所以用大铲子,我不厉害我只能用小铲子。我问你小铲子能抹平啊?大铲子抹下来都得需要技术呢,这就自己发明一套,那哪行?是不是啊?那绝对不可能好。所以什么东西都是跟人家学的。

找视频,你看是不是?就说我讲课,那我也得读资料,是吧,那不读资料怎么能讲课。那过去这些年我就跟人家学,都是跟人家学来的。人家做木工我在那看呢。人家做电工我在那看呢,是不是啊?哦,两个线接在一起,至少缠五圈,我到视频上一搜,接线是这么接的呀。我说为什么要这么接,师傅说,这么接拉不断呢!你拽一个试试,拉不断的,都不可能拉断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写程序你不得跟人家学啊,是不是?写程序你能自己发明啊,你自己发明的程序肯定跑不起来。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是跟人学。其实跟着我在我身边的,他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看我干活多,我这活多呀,然后他们就说:老师,回去咱们把那个给拆了吧。我说你要干啥?创造工作呀,折腾呀。

你要让我整活儿,那是多呀,咱没完没了,要改进的地方是很多的。所以不管是写程序,还是抹墙,还是锯板,还是装修,还是企业管理,全是这样。建立教会,全是模仿啊,全是从别人学的呀。你说听说读写哪个字是你发明的,哪个字都不是,就跟人家学啊。

这类的事儿我跟你讲,我眼睛好使,我脑袋不一定那么好使,你要考这脑筋急转弯,我肯定不行。脑筋急转弯,咱转不过来。但是干活他还真不一定干得过我呀,我做事靠谱啊。

我妈干了一辈子的这个活儿叫做面案。二不是老二的二,是案子的案。东北人叫面案。什么意思呢?就是跟面有关的活儿,包饺子、包包子、做面条、做蛋糕做啥子都是。那我妈包饺子的时候我就在那看,我看得可仔细了,她都不知道我在看。然后等我包的时候,几下子就上手。我现在脑子里头想,啊是这么回事啊。不就学会了吗?是不是?这是方法,它不是聪明。

人如果天天观察人家的方法,那你还得了,是不是?咱们就说咱一般的咱们当中的弟兄姐妹,你要看我做东西,你就看吧。等我这么做完了以后,让你做的时候,他非得改变。那其实他才邪性呢。你比如说我做事,一旦它是个工程,我一定会有施工方案,不是站在剧台上才想起来,我的板儿多大呀,是叫剧多大呢。

那我跟你讲,锯一百张板儿,脑袋都嗡嗡的。根本分不清哪块是哪块,如果你不做标记,真的找不着。就得做计划,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这块板然后规划好怎么整。你不整不行,到别人做的时候,非整错不可,那不整错都难啊。

最后我就很感慨,人为什么就不爱从别人哪里学,总想自己创新点啥。如果你上学的时候老想创新个字儿,那肯定是错别字儿。是不是?你想想看,你写东西不得写人家的东西吗?数学,你就得照人家数学的规矩写呀?是不是?

所以,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会学到很多东西。人一成长,人就高兴。你慢慢比划着,你学着,你不成长你就不高兴。你每天跪在那儿七个小时祷告,祷告完了,然后第二天又跪着那七个小时祷告。你试试看,什么也不干,能干啥?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传道人,这个传道人他儿子就跟我说。他说我妈带的这些传道人都叫社会残疾人。买机票不会买,手机不会用,电话不会打,却会祷告,还会翻方言。他儿子看不惯,都像社会残疾人,啥也不会。你说要了命吧?你如果做基督徒,做成这样的基督徒,那像亚伯拉罕吗?像以撒、雅各吗?是不是?那不成残疾人了吗?

要做事儿,就得从别人那儿学。人不会学习,那还叫人吗?什么东西都是学的。打扫卫生、整理家政,是不是?整理家政,那哪一样不是需要学习的呢?每一样都需要学习。就咱们说,做家务能干得过我的也不多。我干得又快,又干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掌握了方法、我找到了更好的工具、找到了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工艺和更好的材料。比如打扫卫生,我找到好材料,那不快了吗?肯定快。我感慨,人不会跟别人学习,上来就创新,那你就能创造社会残疾人到哪里去。

三,从错误中总结经验

方法模仿完了,看完了,回家一练却不是那么回事儿。那怎么办?要么是方法我们没有理解到位,要重新琢磨、思考。这块没整对,这一条还是不对。其实不对的地方何止一处?你要把一件事做对,比如说飞机能飞上天。你哪件事没做对的,都飞不上去,是不是?人工智能驾驶车在路上跑,你哪一件事做得不对,它都不行啊。

听明白了吗?你可能把人送到太空实验室,但是你如果接不回来,那不成木乃伊了吗?哪件事都得做对才能成功,所以能错的地方多啊。比如说我写了一个程序,一上来就有很多地方不对。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不对。为什么?十几个问题纠缠在一起,你解决了一个就高兴了,以为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结果解决完以后还是不行。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样不断寻找,不断解决。

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错误,总结经验。你问我,怎么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呢?哎哟,走过来的过程中不断流泪流汗,能不知道吗?那都是我们自己磕磕绊绊、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呀!华人命定神学能走到现在,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在错误中纠正了许多说不清楚的错误。

以前我们觉得祷告声音大很有感觉,那对吗?后来发现不对,你说你音响开大了,拿着麦克风在哪里祷告,声音是挺大的,挺有感觉,一会儿物业来了,你怎么办?不是扰民吗?你感觉好,但别人感觉不好啊。这就是在错误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这就是闭环。

我干得对吗?这就叫做闭环。我怎么知道我做对了?结果是出来的,我解决了这么多问题,才把它做对的。那你如果说不解决这些问题,你怎么可能干对呢?是不是?咱们就说这医治释放。你说你怎么知道你干的是对的呀?我先模仿的就是耶稣啊。模仿的时候一开始模仿的不像。我不经常跟大家讲吗,耶稣手一摸好了,那我摸了一下他没有好。那怎么办?耶稣摸一下好了,我摸他一下不好,我摸一百下,一百下不行就摸一万下。那这么不对啊,是不是?

后来发现什么?医治释放的根基是建立得胜的教会,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建立得胜的教会,因为那是属灵争战,经过了多少磕磕绊绊。吃得那苦,眼泪用矿泉水瓶都可以接起来,就是折腾。从错误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千万别觉得不这样那还怎么干?就这样,干错了以后就这样啊。

那我不是以前讲过吗?造了一个车不会跑,车就这样!造了一个飞机,飞机不会飞,就这样!建了一个教会不能赶鬼,就这样!建了一个教会不像耶稣,有点像佛祖释迦摩尼!那是主吗?祂也是个主,祂是佛主啊。感慨,我们做错的地方多。一个一个纠正,直到现在仍然在纠正,这就叫做信心。神一定会让我把它弄对的。我不是说,哎呀,我弄错了,神你捏死我吧。神祂不捏死我呀,祂捏死我,咱就game over了。祂没捏死我,一看,哎呀,怎么还没捏死。接着给它整对,我跟你讲,神就喜欢这样的人。

你仔细看啊,凡是我狠狠怼的人,那怼的我自己都觉得下不了手啊,不怼不行。那怼来干啥呢,就是让他学会一件事儿:我干的对吗?这不就解决了吗?我干的不对啊?那对的啥样?咱得有样子学啊。很多人就不知道,就这样,我就一直这么干。怎么呢?我这么干,怎么呢?我都大学毕业了。

我的妈呀,后来我就发现,很多大学毕业的写个文章,那真的是辛苦,写点东西那可费劲啊。要想把东西写清楚,那多费劲啊。我告诉你,我写的东西一开始跟你写的差不太多,那写的东西都是驴唇不对马嘴,上言不达下语,然后就搅合在一起。为啥?脑袋不好使,没经过训练。那后来怎么着,就得学。学的那真是屁滚尿流啊。学得很痛苦,上学时候没好好学。咱们很多的教育体系,教育出来的人,写东西写不好。

从错误中不断地调整,这就叫闭环,直到把它整对,是不是?从错误中不断地调整,然后你知道吗?你做对了你知道做对了,做错了你知道做错了,结果最后就抓到了这个事物的本质。抓到了这个事物的本质,你肯定有感觉。感觉一出来你就喜乐,在劳碌中喜乐。是不是?做事跟别人学的时候好像也喜乐,有进步。但是最喜乐的就是把事终于整对了,是不是?你跟别人模仿,模仿错的概率也很大。

四,做对了还要寻找更好的方法

老师你讲这玩意儿不是土啊?对,就是非常简单。你看我说的事儿有多难,做事儿要靠谱,是吧?靠谱就是方法,是不是?做事要跟别人学习,你说这有多难呢?然后跟别人学习,完了回来自己一做,发现跟做的人就不一样。包饺子把馅儿都包外面了,就像那个什么马可波罗,带着中国的馅儿饼,到了西方成了披萨,披萨饼了,馅儿老在外面,整不进去,是不是?

从错误中不断地调整。然后呢,还要做对了,还要找更好的方法。我教的东西简单,就是老头老太太听一定能听得懂,你肯定听得懂。

做对了还要寻找更好的方法。你这个工具在更新,材料在更新,工艺在不断地调整。你现在如果回到20年前、30年前,哪有这么好的工具?没有这么好的工具,那打电话可费劲了。

是不是,我们当中一个姐妹,把孩子送出国读书学习,家里也不是很有钱,那整天在家里就唱,彩虹总是在风雨后,一边流泪一边唱啊。后来母女俩都信了主,彩虹总是在风雨后。那么总结来总结去,总结出什么呢?信靠神,这是实践信心的表现。

但是我们在做事时,需要不断调整,把我们内心中错误的东西丢掉,把正确的东西吸纳进来。实际上,信主也一样,我告诉你直到最近我还在成长。最近我发现,多祷告不会吃亏。有的人早上刚七点、八点起床就去上班,晚上七八九十点才回来。

忙什么呢?不可能有好结果。做一件事情,用十个小时做不完,十二个小时做不完,十六个小时做不完,干脆别睡觉了,二十四个小时做。不用多久,他就不用做了,是不是?那对吗?不对啊,是吧。

我告诉你,读《圣经》不可能耽误时间,祷告也不可能耽误时间。就算耽误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不是?你慢慢去琢磨。你会发现花这些时间,什么事情也没耽误。耽误了什么?耽误了那些灾祸,耽误了生病,耽误了那些折腾。是不是?谁没耽误啊?

我想,即使做对了,还要寻找更好的方法。那么怎么办?我以前一个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现在半小时就能完成了。这让我满足了吗?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十分钟就能完成,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五分钟,再过一段时间十秒钟就能完成了。你缺时间吗?你不可能缺时间。所以,做对了还要寻找更好的方法。

这世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更好的方法。有这句话吧?这世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你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但是你永远会变得更好。这道理听起来多好啊。现在的你比昨天更好,明天会比现在更好。为什么?因为你在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

包括活法,怎么个活法,是不是?那样的活法活得很辛苦。所以就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喜欢做事,因为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你的创新,你的点子,你的探索,你不断地寻找。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总结,不断抽象,不断归纳,不断整理,然后你就会总结出事物的规律。

这不是我们华人命定神学走的路吗?是不是?我以前在人家当地教会信主,我是学人家的。学了以后,发现不对的地方我就慢慢调整。调整完了以后,后来做对了,现在找更好的。现在是不是比去年更好了?有没有发现我讲道、查经越来越精准了?前一段时间,我们把《101课程》升级了越来越好啊。

有的人说:“老师,还有没有那旧版的101课程?”那旧版的,有的人觉得好,其实不好。看你从哪个角度说,是不是?不是说这新版的比原来的更难理解了。新版的101课程,现在用的就是第二版。如果你以前学过101,你现在再重新学一遍是正常的。新版的内容答的更精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从哪个角度看。你从容易吸收的角度来看,因为其中还有一些错误的观念,人就喜欢这样。

但是我告诉你,从建立教会的角度看,新版的101课程绝对更好。我就是喜欢做事,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创新。以前写101课程,花了我三个月,憋得难受。后来写201课程,写了六个月,觉得不对劲,看着别扭。后来不断调整,不断调整。接下来我可能会花时间整一个新版的《201课程》门徒的课程。101课程是给信徒学的,给那些从不信到信的人学的,讲信主是怎么一回事。201课程是给信主的变成门徒的,讲变成门徒的过程。

我想写201课程花了半年时间,这回升级版可能会花少一点时间,不断地抽象、总结、归纳、整理。这是你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是不是?有的人就说老师,这些我都整了。

五,不但会做还要会教

我跟你讲,会做和会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你如果会做,但不一定会教。我见过很多木工师傅,他讲不明白的。到我这里来,我给你讲得明明白白。所以,不但会做还得会教。昨天我就跟一个做销售的弟兄沟通。我说,你得写一个做销售的课程,怎么去了解、怎么去挖掘里面的决策机制,然后跟哪个层次的人应该怎样沟通。做复杂的销售你得从上往下做。写成课程,他就发现自己不行,辛苦费劲。

如果你愿意参与这个项目,咱们一起来,我会亲自参与。这会做是一回事,会教则是更高的一个层次。你不掌握了事物的规律,那你就更麻烦了。是不是?销售就是上嘴唇下嘴唇一动,人家买了你就厉害了。但是教别人会做销售,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你要能做就厉害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弟兄,50多岁了,到60岁要退休的话怎么办?就要把他这些经验重新梳理、总结。总结以后,在这个世代,这个世界很需要能够把这些事物讲得清清楚楚,做培训的。是不是?这个东西叫做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可以举一反三。

所以我说的意思是,进步是无止境的。你看到我了没有啊?其实我讲的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我干的事儿,都是当我干得相当娴熟以后,我都把它总结到一个我可以给人家讲明白的程度。所以后来我就说,以这个培训取代管理了。

用培训取代了管理,你负责这个,你负责那个,下去干吧。那么这意味着什么?你这个事情应该这么做,你那个事情应该那么做。虽然我管理的范围不大,但只要是我负责的,我都会做到最好。因为我不仅会做,我还会教。这就结束了吗?没有!进步是无止境的。

七十二行,行行是状元,不是行行出状元。你慢慢干吧,干出一行的状元就够了。但是如果你能在多几个行业干出状元,也正常的。每个行业都有状元。像我这样干,你会不会有时间?我告诉你,你永远都会是一个做事的高手,浪费的时间就少了,你在同样的时间内会干更多的事情。

所以你看,我教的多好啊。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可了不得。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做老师的人向我挑战,他说:“老师,如果你像我一样做语文老师,你会怎么干?”这难不倒我。我说,如果我教语文,我会把自己提升到可以带博士的教授水平,在这个行业成为专家。例如像易中天,他对语文的研究非常透彻。你读他写的东西,《大话方言》,写这南腔北调写得真好啊。他把方言中的内容总结得很好,南腔北调的东西总结得特别清楚。

当然,我是在读闲书的时候翻了翻,发现他的研究很深入。是不是,人家把《大话方言》写出来了。中华史,人家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教师你说咱就停留在这个水平,做语文老师,每年拿课本念一遍,有什么意思呢?你不可能喜欢做语文老师。

你像我这么做事,他肯定喜欢的。那人家说,那如果你做成这样了呢?其实我还有另外一个方法,我现在教语文,我把语文和汉语吃透了。教高中初中,绝对没问题啊,只要听我课,那绝对考试考得好。那语文教了,我这整个英文呢,我教英文行不行?开始横向扩张。

那就是我们要成长是无止境的,你不但会做还要会教,这就是关键。那如果你会教了以后怎么办呢?那老板给你升成科主任了,是不是啊?你管整个老师,那你就会教,你不但教学生,你还得教老师了,是不是?你就可以教人怎么掌握这个学习方法,怎么做课堂管理。

发展的这个空间巨大。然后你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为啥?其实也真的是做的不够。如果你每天都觉得自己做得挺好那就坏了。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是不是?肯定谈不上一个好老师,就那么混,一天一天混。

我想一个人如果在劳碌中喜乐,他就是掌握了方法,抓住做事的方法才喜乐。你抓不住做事的方法,做什么东西都屁滚尿流,做什么东西做出来的结果都水当尿裤。是不是?这几个词儿。这几个词大家能抓住吗?但是描述的事儿还挺形象的。自己整完了这个东西水当尿裤,自己长得就像个歪瓜裂枣。他不可能享受啊,他怎么可能享受呢?

将来你整着整着整到管理了呢,那管理的学问又多了。我就很感慨。这个人停止了多久了呀?咱们当中的弟兄姐妹停止多久了?

学点东西一学,哎呀我会了。真让他做,啥也不是。刚刚有一位姐妹来找我,她说:“老师,你知道吗,以前听你讲《创世记》时,我觉得都是这样,都是那样。但是有一次我自己读了《创世记》的原文,读完以后我再自己去写,其实是不会的。”然后她再去看我的,哎呀老师怎么就抓住这个重点了。

这位姐妹以前以为自己懂得,但实际不是。为啥呢?因为总学总学,总也没学进去,就像个大学漏子似的。考大学考了二十年的大学漏子,哪年都考不上,越考分数越低。后来连他的儿子都考上了,他还在考呢。你说是不是他觉得自己学得不错了,所以就考成那个赖样子啊。

我就感慨,其实好像懂,又好像不懂,其实你真正的去一教,你就发现你根本不懂。有的人还吹牛:“老师,你讲了上句,下句我就知道了!” 我一看这副嘴脸,你说是不是逼着我讨厌他,是不是?那真是逼着我讨厌他。没关系,我真的巴不得弟兄姐妹能从这种状态里头走出来。

什么东西仅仅知道一个皮毛,你不可能享受。你可能知道了一个皮毛,对你赚钱来讲是OK的,够的。但是要想把事做对,做到享受,抓住做事的方法,那是差得很远了。

好吧,我们就讲到这里,我想做个总结。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抓住做事的方法,不管你是做啥,是做直播,做一个主播,卖一个农副产品,行行水都很深,学习永无止境。愿神带领大家成为能够抓住做事方法的人,成为一个能享受工作的人,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恩典。

愿神祝福大家!

为您推荐
关闭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