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学习】系列课程 - 主动学习 - 第06讲 - 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2024-11-29 2,711 Y131课程 - 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关键 抽象 总结 归纳 整理 做一个主动学习的人

《答疑解惑》

引言

大家好,今天是《做一个主动学习的人》的第六讲。这一讲是最重要的,讲的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人生八字,你的命好不好全在这八个字里面。传统意义上说的八字是年、月、日、时,这四个字每个有两个字,合起来有八个字。但是我说的八字不一样,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一、什么叫主动学习

有人说讲了半天,现在才讲主动学习?如果到现在你还不知道什么叫主动学习就坏了,其实不是读了一本书,或者听了一堂课就叫主动学习,真正的主动学习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也就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这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很多人被骗就是因为没有逻辑思维。没有逻辑思维的原因就是没有主动学习,就是没有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我讲的是我整理的,那是我自己学的,而你听我讲完了也还没有学。我做完了抽象、总结、归纳、整理,那是我整明白了。那能讲明白了是恩典,而你能听明白了则是造化。

人的脑子有个特点,不是你自己整理过的东西进不去,这也是我要主动学习的原因。你坐在那里听我念叨三五个小时,也就只听了前面10分钟,后面就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因为那不是主动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以为自己学了,实际上没学。有人说以前还觉得自己挺会牧养的,挺会写文章的,被我一说就不会了,还问我为什么,还觉得是自己忘了。那根本就不是忘的事,其实原来就不会,一开始就没会过。就像有人10年没骑自行车,一骑上去就摔下来,还挺奇怪自己是不是忘了怎么骑车,觉得以前骑得挺好是一个道理,就是在忽悠。10年前就没有会过,不是忘记的问题,真正学会的不会变成这样。所以这些都是问题,就是我们没有经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就算我在这讲得唾沫星子横飞,喷到哪都喷不到你,没有用。

学会的就一定是学会的,就装进脑子里去了。像我这种会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等到要上来讲都会怯场,突然发现怎么就讲不明白了。昨天和今天都花了很多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想把这事讲明白。前段时间安排人写文档,这事特别锻炼人的。如果你一辈子没写过任何东西,脑子是不会清醒的。连笔记也不做,或者做了也白做,没有经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都不叫主动学习。人被骗就是没有逻辑,逻辑的根基都是通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出来的这些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不聪明是因为没有总结过,如果总结怎么变聪明就是主动学习,不断地琢磨。

为什么说没读过书的人很聪明,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混,发现有些自己没弄对就琢磨到底对的是什么样。不管心眼是好还是坏,琢磨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最多的是骗子,而不是我。他们很厉害,把人性的弱点总结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可是这些人虽然研究得很透彻,但是到了我这里就不好使了,一看那些伎俩我也知道。还有人说幸好我做的是现在这一行,如果我做骗子肯定会很厉害。今天下午一个弟兄提出一个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们做了很多笔记,写了很多东西,就差抽象、总结、归纳、整理这件事。

我现在讲的可能有点抽象,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讲得贴地气,好让老太太也好,小伙子也罢,甚至小学生都能听明白。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就整理出概念,大家不要一听概念就懵了。其实我们就是用语言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就真的把这些弄清楚了。整理清楚了往脑子里一放还忘不了,这很奇妙。有的人把很多东西放进脑袋里,但是因为没有整理就找不到,就像你屋子里的东西太多太乱就找不到一样。这就是主动学习,没有这一个环节全完了。所以今天我们大家就开始逐渐了解这个逻辑是建立在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逻辑思维。只有经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才能总结出事物的规律,一旦总结出来了,谁是骗子一目了然,怎么还可能上当呢?

比如有人说他有个店非常赚钱,准备10万元钱兑给你。你就得想想这个店那么好生意为什么还要给你。还有那些让你给他一百万,到年底就能还你三百万的,这么好的事怎么可能轮到你?你又不是他爸爸!一听就知道是骗子。我们大家常常不知道,所以就被骗。你看那些小品,什么忽悠热线,电诈集团怎么能骗到那么多人的?因为这世上不主动学习,没有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人太多了。平时懒,光刷手机,刷抖音视频把自己给弄傻了。刷完手机,电视剧看完了就完了,然后就彻底完蛋了,没有主动学习的人都是这样。不管你学什么,一定要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你们有没有很多年前就听说过这句话,叫把一本书读薄了,越薄越好?就是把书读薄之后会发现其实没讲多少内容,就一点东西。如果你很厉害,能够把一本书总结成一张A4的纸,当然了你得把这些东西总结进你的脑子里去。

二、主动学习的特点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我以前做基层员工的时候,老板带着开会,会上大家七嘴八舌讲得很热闹。我就让大家先等等,站在白板面前写下一个议题,问大家在讨论的是不是我写的。大家一看纷纷表示的确就是我写的那个,不写下来过一会儿就乱套了,这就叫总结。大家又接着你一言我一语继续讨论,我又问我们是不是要做这个,接着在白板上写下来。大家一看都说对,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老板就特别喜欢我,觉得开会缺了我还真不行,效率太低。其实这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只不过大家不习惯做这事。而我习惯性地去做,肯定就占便宜,升官发财的机会就是我的。

有时候不是大家说,而是一个人说。比如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边听边做笔记,而且一定把重点抓得一清二楚。好多年前的年底,教会里一群人坐在一起数算神的恩典,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麦克风就停不下来,东拉西扯讲了一个小时,要不是我打断了,他还得再讲多一个小时。我给他总结一共讲了三件事,他说对。我也就多加了一分钟就理清楚了,他用了一个多小时脑袋里能不乱吗?我说的这话你们几乎全中,偶尔有一两个还是我训练出来的。有人觉得不服气,觉得我侮辱了他们的智商,其实我就说了句实话。

过去那么多年我很少遇到清醒的,脑袋里像填满了浆糊一样,没有养成习惯。我开会,听课就和你们不一样,做什么我都要有稿。没有稿我不行,不像有些人站在那里讲道都东拼西凑,这种事我做不了,因为那样会把我自己的扯蒙了。听课,开会,读书,我的效率都很高,虽然读的速度比不上人家,但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是我的专长,从小就练,都练好几十年了。大家现在就开始练,从读书开始。前段时间我们开了一门课教怎么读书,我带着大家读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大家有没有听出来我是带着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去读的?没有几件事我是被动领受的,不管是读书还是看别人做东西,都不是被动地看。就像看我妈包饺子,看着看着就明白,脑袋里思路清晰,等到我自己做的时候就和她做的几乎一样了。

很多人为什么就不行呢?因为只学了一个表面,没有抓到本质,装样子。笔记也做了,但是做成了一坨。有的人在职场上做了很多年,甚至还做到了经理的位置,但是让他写个笔记就不行了,这可是最基本的功夫。人活着的基本功就是主动学习,你照着我说的去试试,当你要管一个项目,或者读一本书,听一门课,都一定要主动琢磨要做的这件事。看弄完了之后脑子里是否清楚,要清楚了才算整明白了。其实我读的书不多,但是基本读的都是经典的,那绝对要读清楚。脑袋是不是清楚的,讲的时候是否能讲清楚,一开口就会发现讲不清楚那就是没读清楚。那赶紧回去再翻一下,记录下来看是否通畅。你听我讲的成了习惯以后,听很多人讲的都听不下去,因为我把我的逻辑都梳理得清晰明白。

主动学习我就讲得很明白,主动学习的特点就是我说的这些,很简单的一件事。我把这些事讲得浅显易懂,因为本来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你跟我谈话基本上我不跑题,除非我听不见,因为我的耳朵不太好使,没听清楚。所以弄完之后脑袋里是清晰的就应该是知道了,很多人整完了以后脑袋里像填满浆糊一样,但是他们就不再管了,长此以往这不就是完蛋了吗?脑袋里清晰是因为就是讲了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关键点都是什么,这就清楚了。

一旦整清楚了,做事的效率就提高了。比如打扫厕所,就算这么简单的事我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一开始做得也慢,二十分钟才能打扫完,到后来一两分钟也就做完了。做事情思路清晰,动作也快,做出来也是有效的自己肯定知道,同样思路不清晰,干活慢,磨叽和无效自己肯定也知道,因为没有抓到规律,概念和关键点,不知道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就是主动学习的特点。别看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讲太多。

三、如何抽象

会抽象的人都厉害,不会抽象亏欠就大了。大家可能对抽象不太了解,其实是很容易的事。你去家里的厨房看看橱柜、大衣柜、电视柜和储藏柜之类的,你会看到它们都是长方体,这就叫做抽象。不管他们是长点的,扁一点的,高一点的,瘦点的,归根结底都是方箱子。你会做方箱子的话,做高一点就成了柜子,扁一点的就成了东北人放在炕上的炕琴。把这些总结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就是方箱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区别就是装不装门而已。最后仔细一看家里不是方的东西很少,连收纳盒大多也是方的。也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抽象就会蒙圈,我一讲大家就恍然大悟了。我做了一个小方箱子,然后就如法炮制做长点的,高一点的,瘦一点的,胖一点的,就成了大衣柜等家具。这就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了,就不再会懵了,不然看那些名目繁多的柜子,一会儿就蒙了。

学会了做箱子其他很多问题也就解决,把箱子做好之后开口朝下一放就成了床。桌子不就是四条腿加一个桌面,只不过大小高矮有差别而已。我曾经做过一个三米高的桌子,因为工厂的天花板有6米高,我没法架那么高的梯子。就做了一个3米高的大桌子,上面架一个2米高的梯子爬上去才能修离地6米高的东西。这么一说还真没什么难的,矮桌子能做高桌子就不会做不了。这就是抽象,数学也是抽象的东西。我们通常说这是2个苹果,那是3个苹果,加起来就是5个苹果。到了数学就不说苹果了,就是2+3,至于是2只羊+3只羊,还是2个橘子+3个橘子,或者其他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数学是抽象的,几何也是抽象的,画工程图也是抽象的。

我现在讲抽象你就开始有点感觉了吧?很多叫自然科学的抽象工作,也有叫做社会科学人性的抽象工作。有的人质疑人性还能抽象,答案是肯定的。方箱子我们现在搞明白了,2个苹果的问题也明白了,苹果的加法是数学的问题,方箱子属于几何。现在讲得是人性,数学不好的没关系,我说的都是简单的数学,只不过我这简单的数学就可以赚大钱。开店的肯定会数钱,本来应该付给你3元钱的给你2元,你肯定不同意,所以你的数学用在数钱上都挺好。你数学挺好,用在数钱上都挺好。我想今天咱们数钱的那点功夫都有了。

咱们现在谈人性,这有个叫触龙的大臣还有一个赵太后。赵太后被周围的国家挨打,就是乌克兰嘛。挨打以后,她就到邻国搬救兵。这个赵太后她有个儿子,儿子就是人质。人家给你打仗,人家出钱出力,你得将来还钱呐!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结果这个赵太后的儿子就要送到人家那边去做人质,赵太后不同意。谁谈她这个儿子去做人质,那做人质回不来咋整啊?回不来就麻烦了。

她儿子是太子,结果赵太后不同意,这触龙就去见赵太后。赵太后上来说:别谈人质这事,谈啥都行。那咱们就谈一谈你儿子将来作王吧,这事可以谈,因为太子将来要作王的。所以这个触龙就说:你将来儿子要作王,然后今天你拦着他去做这个人质,将来是很丢人的。他曾经贪生怕死,咱们的王就那个屌样。你要将来继承王位,你得有那个履历,你得为赵国立过功啊!赵国都快亡了,然后他躲在后宫里头,然后还不敢出去,说不过去,你怎么作王啊?赵太后一听:哎呀,这关于我儿子将来能不能作王啊?那怎么能行。行,去吧,赶紧上车。大家都觉得奇怪,这触龙干了一件啥?触龙抓到了人性的本质,这是一个抽象。

你读了触龙和赵太后,他能够说服赵太后,那今天我来说服说服你,觉得怎么样?那我说服人,我都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我求的是你的益处。我求你的益处,你也求你的益处,咱们不是挺合一吗?这回大家就理解了,有自然科学的抽象,也有社会科学的抽象。抽象出什么呢?这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个啥?今天我就跟你讲,自古以来这个自私这玩意从来没有人解决过,解决不了。你能解决得了自私啊?不能解决。就是思想工作做得再到家,也做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叫做吃大锅饭,结果越吃越穷啊!大家都不干活,那谁干呐?我干完了也不是我的,那我为啥要玩命干呐?除非那个人像似的,那我玩命干,绝大多数他不是这样。也就是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它会让人有动力,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人拼命干,其实人一辈子能花多少钱,也就那回事。所以邓小平那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就抓到了人的本质:自私。所以说整个民营企业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你一旦把这个东西给干坏了,就坏了,人积极性就没了,我说的这就是人性。

当你在商业上跟人谈判,你怎么谈?你得有筹码。筹码是啥?你想要的那个东西才能成为我的筹码。这回大家明白吗?咱们两家坐在一起,要不你谈啥?谈不了。没东西谈,你谈啥?你不能瞎谈,给人家说个笑话,演个小品,人家就把钱给你了?那是老百姓,那不是商人,商人不这么干。你以为你说个笑话人家给你签合同,哪有这回事。所以说这个谈判技巧,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经写过一本书《谈判技巧》,他这玩意挺厉害,也就是说他抽象抽象出人和人之间做生意谈判的本质。你如果很好心,你谈啥,咋谈?不能谈。

如果说你问我,我学的不是这个,我学的不是商人,我学的是亚伯拉罕这套。我把亚伯拉罕这个人他这一辈子的事和以撒、雅各、约瑟这一辈子的事,我就逐渐从里头抽丝剥茧。其实我总结的东西不是那么复杂,但是为了让大家听着好听,能听进去,所以我就添油加醋就好吃了,听了就好听了。但是听完了以后,你抓到了本质没有?这个本质就是啥?亚伯拉罕的本质就是他凭着信心支取神的恩典和祝福,他靠着祝福活着。那实践的结果怎么样呢?实践的结果是行得通的。过去这些年,我抽象出来了,这玩意行吗?不行吧?你别说我就凭着信心,我就去弄,这一弄效果不错。所以如何抽象现在学会了吗?那你读一本书,这本书在讲啥?大概就讲那么一点点东西,应该可以抽象出来,也叫做总结。

四、如何总结

那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在跟人相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抽象的过程,但是还有一个东西叫做总结。你如果会抽象,你再加上总结,你就厉害了。其实我常常是两个词连在一起说,叫做抽象总结,当然总结抽象也差不多。那如何总结呢?比如说:我们读了一个十万字的书,读完了你在脑子里头肯定东一块西一块,左一片右一片,一头雾水,你不知道在讲啥。读完了大概花多长时间呢?十万字的书大概花五个小时。那五个小时读完了,你就完了,然后就完蛋了。你老这么干那不完蛋吗?

我花了五个小时读完了,我在前后再翻,左翻右翻,我做啥?我在做总结。我总结成大概是一百个字,或者是到一千个字。在一千字以下,我总结这书到底在讲啥?讲完了以后,我总结,咔!往脑袋里头一装,干干净净。为啥?我把他里面讲的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如何,我都整得明明白白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好多年前,人家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花钱全职读。前前后后消耗了多少呢?三十万新币。我想了想,我读那玩意干啥?三十万新币我买个房子,收租金多好啊!我傻呀,我读那玩意,我不读。但是我很需要这个知识,我就把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书,那个教材大概有十来本,我就拿回来读。那工商管理硕士读些啥呢?我给大家说一下,《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最重要,你卖的东西卖不出不就扯淡了?然后读《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这是企业的几大管理,然后《产品管理》、《项目管理》,然后读了其他辅助的这些书。那我就把这些书从图书馆借出来,为啥?买也挺贵啊!花钱?不赚钱那能花钱。买我不买,有免费的当然用。

结果这一读,我就给大家说一下。这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个啥?人力资源管理其实总结出来就是怎么能够请到一个员工,然后让他为企业做好贡献。他就成了人力资源,不是人力负债。那让这个人好好做工这事,他为什么要好好做工?书上没讲。其实后来那书上讲啥呢?怎么给员工奖励?怎么给他罚钱?但是事实上证明不好使的。那这是后来实践的结果。我总结出来一个啥呢?就是怎么设计这个职工岗位和职业需求?怎么招来这个员工?招来这个员工合适不合适?怎么培训这个员工?然后怎么让他上岗?怎么评估他的业绩?然后怎么样给他一个报酬,让他能够心里平衡?然后怎么升迁?其中就包括了培训。后来我整吧整吧,我就觉得培训员工是非常重要

这书让我一读人力资源,好家伙,你一读咋读这么简单,怎么这么几句话就说完了?我回去看看。那你就回去看看。你回去看看是不是讲这些?真的是你说的这些。这叫做啥呢?框架。这回框架建起来了没有?你干啥你如果没有框架是乱的,没有总结就是个乱的,脑袋里头可乱了,那你乱久了要得忧郁症的。人脑袋不好使,人脑袋里头装的东西都是乱的,干活都是乱的,然后老板再训你一顿,然后训完了以后也不好使。为啥?得经过培训。

所以这个《市场营销》一读,最后我告诉你,《市场营销》最高的总结、最高境界:四个P。咱们没时间再讲四个P了。其实你不读出来还不行,你做传销你得总结,你做营销也得总结,为啥?你想让人家的钱到你口袋里,你不得有招嘛。你卖保险你得会卖,听明白了吗?你得会整,你不整不行啊。

话又说回来,凡是做销售的都知道神的祝福是何等的真实。今天我得告诉你,蒙祝福的那销售就是好啊!不蒙祝福的销售真的是不行。你心里头你以为你爱钱,钱就到你口袋里,哪有这回事,你爱神你试试?这是我最后总结的,人活着没有神那是不行的。所以这就有了框架,有了框架它就不乱了,不乱了然后再每个细节再去挖,你这东西一整就全都清楚了,然后你让我说,我给你说得明明白白。

就这人力资源培训,怎么培训?首先得知道他要干啥?那叫职业策划,然后照着他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的技能培训,这不是很简单吗?简单了。所以我们就读东西也好,做东西也好,开会也好,还是啥?喜欢把东西总结出来以后,你脑袋不乱呐!你如果经常脑袋混乱,那从来不干这抽象、总结、归纳、整理,那个能不乱吗?回家一看被窝也是乱的,衣柜也是乱的,脑袋也是乱的,头发也是乱的,出去跟个疯子似的。还好啦,我说的后来这句话不大对啦!不是个疯子。

这个人有个迷思:就觉得写个笔记写得多,写得详细好。不是,绝对不是,笔记写多了就坏了。曾经有一个高科技企业,很有名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里头做经理,然后后来来到咱们当中。我说我教你怎么写笔记,这家伙写得乌烟瘴气的。写的老多老多了,那叫笔记啊?不会写笔记。你仔细看看你的笔记,如果你读完了以后还在那笔记上,没进到你脑袋里头,就麻烦了。

所以我经常看到一些,我说你这个事你跟我讲讲。等我一下。我说:等啥?等我打开电脑。哦,在电脑里,不在人脑里,不是瞎整吗?应该整到人脑子里头,不是整到电脑里头去。要整到GPT里去,我用你整啊?我上去问GPT,GPT马上告诉我,那重要的就是你脑子里头没东西,那不就麻烦了?没说错吧,所以一个人都得需要总结。笔记写得多,都写到字上,没写到脑子里,这不是跟没写一样。这个抽象是个数学词汇,如果你一抽象,它是个数学词汇。抽象就把东西抽象出模型来,总结是个文学词汇。总结是跟语言相关的词汇,抽象是个数学词汇。都是抽象总结,你把一本书抽象出来,你把一大字抽象出来,实际上就是个总结。这回简单不?简单。

五、如何归纳

那如何归纳呢?跟归纳法相对应的叫做演绎。但我没写这演绎,因为演绎是纯粹的推理。如果我们学过数学题,证明什么题,有学过数学吧,考大学的时候。那数学题那东西叫做演绎,因为这个所以那个,因为那个所以那个,都纯推理。但是这个归纳呢?数学是引用,但是更多用的是啥呢?更多用的是社会学。数学引用叫归纳法,为啥叫归纳?就是找出这个事物的规律。

比如说社会学,你仔细去观察,观察到啥呢?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听过这话吧?其实这是一种归纳。这个归纳它不准的,它是个概率,它不是完全百分之百都准的。所以我们那个年代有个印度戏,说一个小孩是富家子弟,结果就被另外一个训练小偷的给瞄上了。因为那小偷生活在社会底层,龙生龙,凤生凤,贵族生贵族。结果把这小孩给偷来了,就训练成非常有名的小偷,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你贵族家的孩子就贵族。这印度片叫《流浪者》,日本的是《追捕》。这规律一找到厉害了。

大家可得知道买马看母是不是一个归纳?是个归纳。你买个马,看这马好不好,小时候看不出来。那就去看看这母马,生这个马的老马,一看这个好马买,投资。那不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是一个逻辑吗?像我们也慢慢从这里头总结出来,归纳来归纳去,发现啥呢?发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的,总有一些烙印。所以我一看他妈这样,我说那你可得小心点。他爸得癌症,你可得小心点。他妈精神有点问题,你得小心点。概率大啊!这归纳出来的。

人要学会归纳,你不但要学会演绎,也要学会归纳。演绎是逻辑推理,归纳是实证分析。有一个事是这样,又一个事又这样,又一个事还这样,好像找到规律了。所以你会慢慢看,骗子怎么骗呢?在火车站一站,现在是电诈了,以前那都是面诈。那时候是面诈,眼睛一瞄,过去一看,目标有了。为啥?人家不管成功不成功,归纳出来的规律。归纳出来的规律好事的,它至少是个高概率。一看那个神经兮兮的,瞄上他,然后旁边有人撞他一把,他一转身,这边就把东西给弄了。因为啥呢?他的注意不集中。所以你看那注意力不集中,眼神发飘的都是面诈小偷的针对的对象。像我这样的,这小子这眼神,这手放的地方,你看他刷手机那姿势,咱们别碰他。碰完了以后,他不被骗就不错了。所以说这事就是看多了就归纳出规律了,一看就知道。

比如说销售员,人一进来,你如果整不好,你整不了。销售员一看,不理你。为啥?你也不是个买车的人。人家都知道,这回大家慢慢琢磨。比如说你开个三蹦子,开到大奔的4S店去了,我要试驾。就看你这三蹦子,我看你驾三蹦子去吧,你试驾大奔?三蹦子你能换个啥?换个五菱mini还行或者老年代步车。这事都是归纳出来的,所以不爱主动学习、高度自信的人,然后都想快速发家,都是被骗的对象,还有一种被骗的对象是渴慕美好爱情的人。

年轻孩子渴慕美好的爱情,那玩意都能释放出一种信号,在灵界里释放信号,骗子就过来。大家问我三蹦子是啥?三蹦子就是三轮车。所以不管是抽象还是总结,还是归纳就是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找到了各种规律,就是各从其类的规律。今天我尽量把这事能够讲明白,但是我也不能一直讲下去,讲下去你的注意就十五分钟,我就白讲了。我以后实践给大家看。

六、如何整理

我们每天经历的事很多,又干这个,又干那个,又读这个,又学这个,又上课这个,然后一天下来懵了、乱了。然后怎么办?需要整理一下。其实这个整理,什么东西不整理都是乱的。你别看我告诉你抽象、总结、归纳,没有整理都是乱的。这个屋子怎么乱,脑子就怎么乱。乱是自然的,就是你什么也不用做,就会越来越乱。学的东西学着学着就乱了,所以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什么东西都是自然而然地变乱,就是这么回事。你学着学着就需要整理一下,活着活着就需要整理一下,为啥?你不整理它就会乱。

所以你会发现,只要我在那个地方,我不是说花很多时间,我就今天整理一下,明天整理一下,后天整理一下,我老是在整理,所以我的地方它永远也不会乱。我所在的地方屋子不乱,脑子也不乱。我就是干啥的呢?我就是解决乱的。所以整理这词需要解释吗?我整理的就干净,干净了以后它就能够继续往前走。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像这个装修用到的工具特别多。干着干着工地就乱了,那是啥呢?就是我们装着装着就需要去把工具重新归纳,重新整理。所以我说这话,大家别以为我在这凡尔赛,我不是讲这个,我主要是讲我这叫整理。屋子久了不整理肯定会乱,工具久了不整理肯定会乱,干着干着屋子这东西就乱了。你如果修一个空调,修着修着完了这个工具、那个工具,到处都是,你不得收拾吗?那你收拾多了就整理干净了。所以这事就很简单嘛,整理一下大家能理解吗?所以这事为啥我叫做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整完了前面这些老得整理。

七、掌握规律,提升逻辑分析的能力

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干啥?掌握规律,掌握了规律就有了逻辑分析的基础。你掌握了这个规律,这个事如果我这么弄,它的反应是这样,我那么弄,它的反应是这样。你要想要让它朝着一个方向去发展,你就知道应该做些啥,因为它有规律了。你没有掌握规律,那你分析啥?规律是啥呢?规律就是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逻辑分析。最后怎么着?解决问题。我们逻辑分析不是干别的,是解决问题,掌握了规律,然后就可以逻辑分析。那你为什么你不会逻辑分析?因为你过去没有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所以说从小的、简单的开始练习,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你做人不会做,你肯定把人做坏了。你做事不会做,肯定把事做砸了。那你如果你人一生今天做人做坏了,做事做砸了,那你说你怎么可能享受人活着这件事呢?你很难享受。如果你会做事,又掌握了规律,就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十个问题就变九个,九个就变八个,八个就变六个,六个就变四个,那不就越来越少嘛。

你如果问我华人命定神学是从哪开始呢?是从解决问题开始。那为什么其他的神学没弄出到我这个样子,因为他们不想解决问题。因为我一旦想解决问题,我就得琢磨琢磨这是啥规律?做这个事要不解决问题,这问题就越堆积越多。十个就变二十个,二十个就变五十个,五十个就变一百个,那人一辈子都不是问题吗?就像苍蝇蚊子围着你似的,你脑袋就嗡嗡的。所以我想大家今天就进到一个循环的里头,不断地成长的这种循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你可能在某一件事上已经掌握了这个能力,但是你在很多其他事上还没掌握这个能力。你不要以为你会写散文,你就会写会议记录,它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就要在横向不断地扩张。做学生的不断地做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做工的不断地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做家庭主妇的也要不断地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然后有了逻辑分析的能力,就可以解决问题,掌握了事物的规律。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

为您推荐
关闭

人生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抽象是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本质特征的过程,它帮助我们抓住问题的核心,简化复杂性。总结是对经验和知识的回顾与提炼,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规律,避免重复错误。归纳是从多个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形成普遍性的认识。整理是对信息和资源进行分类、排序和组织的过程,它可以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这四个词两两组合,构成了提升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掌握这八个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升自我,从而改变命运。

主动学习的核心在于抽象、总结、归纳、整理,这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许多人缺乏逻辑思维,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进行主动学习。听课或读书并不等同于主动学习,关键在于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人的大脑只能接受自己整理过的知识,因此主动学习至关重要。被动地听讲很难真正理解,因为未经主动整理的知识难以进入大脑。许多人误以为自己学会了,实际上并未掌握。 有些人觉得自己原本擅长的技能突然变得生疏,并非遗忘,而是从未真正掌握。就像多年未骑自行车的人无法顺利骑行一样,他们只是在自欺欺人。真正学会的技能不会轻易忘记。 因此,缺乏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是问题的根源。即使讲者滔滔不绝,听者若不主动学习,也难以吸收知识。

学会的知识会进入大脑,但未经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主动学习效果不佳。缺乏逻辑易被骗,逻辑根基在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提炼。聪明源于不断总结和主动学习。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即使没读过书,也会在实践中总结规律。骗子擅长研究人性弱点,但其伎俩在具备逻辑思维的人面前无效。很多人做了大量笔记,却缺乏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关键步骤。 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核心是提炼概念,并用清晰的语言描述概念间的关系。整理后的知识不易遗忘,如同整理房间便于查找物品。逻辑思维建立在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事物规律,可以有效识别骗局。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通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形成逻辑思维,从而提升认知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很多人容易被骗,是因为缺乏主动学习和总结归纳能力。那些声称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或者高价转让盈利店铺的人,往往动机可疑。如果真如他们所说,为何不自己保留或寻找更可靠的投资者?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被高回报的承诺蒙蔽双眼。 如今,很多人沉迷于刷手机和短视频,缺乏深度思考和学习,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要避免被“忽悠”,就要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从信息中抽象、总结、归纳和整理。就像读书一样,要把书读薄,抓住核心要点,最终将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避免上当受骗。

这段文字讲述了作者在工作和学习中如何通过总结、归纳和批判性思维来提高效率和把握机会。作者强调了在会议中及时总结议题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提高效率。同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听课、读书和观察的习惯,即抓住重点、进行抽象、归纳和整理。作者认为,很多人缺乏这种习惯,导致思维混乱。他建议大家从读书开始,培养批判性思维,主动思考和领悟,而不是被动接受。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效率,抓住机会,最终获得成功。作者还以自己为例,说明了从小培养这些习惯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现在就开始练习。

很多人能力不足,是因为只学到表面,没有抓住本质,只是装样子。即使做了笔记,也往往杂乱无章。有些人工作多年甚至做到经理,却连写好笔记这种基本功都做不到。人活着的基本功是主动学习,在管理项目、读书或听课时,都要主动思考,确保理解透彻。判断是否理解的标准是脑子里是否清晰,讲的时候能否讲清楚。如果讲不清楚,说明没读透,需要重新学习并记录,直到思路通畅。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概念、理清概念间的关系,并抓住关键点。很多人学习后脑子里像浆糊一样,却不加以整理,长期下去就会出问题。清晰的理解意味着掌握了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关键点。

做事效率的提升源于对事务的深入理解。以打扫厕所为例,起初耗时二十分钟,通过不断琢磨,最终能在一两分钟内完成。清晰的思路能加快动作,并确保工作有效性。反之,思路不清则会导致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规律、概念及概念间的联系。这体现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即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尽管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抽象能力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以家居为例,橱柜、衣柜等看似不同的家具,实则都是长方体的变体,即“方箱子”。掌握了方箱子的制作,就能轻松应对各种柜子的制作,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结构。 进一步,箱子的概念还能扩展到其他家具。箱子开口朝下即为床,桌子则是四条腿加桌面,只需调整尺寸即可。这种将复杂事物简化为基本元素的思维方式,就是抽象。 数学也是一种抽象,它将具体事物如苹果、羊等抽象为数字,专注于数量关系,而非具体对象。几何和工程图同样是抽象的体现。总之,抽象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抓住事物的核心,化繁为简,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抽象概念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性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方箱子和苹果的例子,说明了数学和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即使是简单的数学知识也能带来经济效益。随后,话题转向人性,以触龙和赵太后的故事为例,引出关于人性的讨论。赵太后因国家受攻击需要向邻国求助,但她不愿意将儿子送去做人质,反映了她在国家利益和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这段故事旨在探讨在特定情境下,人性的复杂性和决策的困境。

触龙以赵太后儿子未来能否顺利继位为切入点,成功说服她同意太子作为人质。触龙抓住了人性的本质,即关心自身利益。作者由此引申出说服的原则:不求自身益处,而求对方益处,从而达成共识。通过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作者阐述了抽象的重要性,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中,也存在于社会科学中,即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进一步指出,自私是无法被解决的,即使通过思想工作也无法根除。

曾经的“大锅饭”导致效率低下,因为缺乏个人激励。资本主义通过保护私有财产,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正是抓住了人性的自私本质,使得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商业谈判需要筹码,即对方想要的东西。没有筹码,谈判就无法进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谈判技巧》一书,揭示了商业谈判的本质。在谈判中,如果过于心慈手软,将难以达成目标。因此,有效的谈判需要基于双方的利益和需求,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亚伯拉罕的精髓在于他凭借信心获得神的恩典和祝福,并依靠这些祝福生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通过对亚伯拉罕及其后代以撒、雅各、约瑟一生的研究,我逐渐提炼出这一核心观点。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用更生动的语言进行阐述。关键在于听完后能否抓住本质。我将这一方法抽象出来,并在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所以,从一本书中提取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抽象和总结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与人相处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总结是比抽象更重要的能力。抽象和总结相辅相成。以读书为例,读完一本十万字的书后,往往会感到内容零散、混乱。因此,需要进行总结。花时间前后翻阅,将书中的内容总结成一千字以下的摘要,提炼出书中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储存在脑海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避免读后一无所获。总结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理解的关键步骤。

我没有花三十万新币去读工商管理硕士,而是选择自学相关教材。通过阅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书籍,我了解了企业管理的核心框架。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书本主要讲解如何奖励和惩罚员工,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我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设计合适的职工岗位和职业需求,招聘合适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评估员工的业绩,提供合理的报酬,以及规划员工的升迁。其中,员工培训尤为重要。 通过自学,我建立起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如果没有框架,工作就会变得混乱,长期下去甚至可能导致忧郁症。因此,建立清晰的框架和进行总结对于工作至关重要。

《市场营销》的核心在于四个P,做营销需要有策略,才能将别人的钱引入自己的口袋。对于销售人员而言,神的祝福至关重要,蒙受祝福的销售业绩往往更好。人活着离不开信仰,这是最终的总结。 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时,首先要明确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进行技能培训。无论是读书、工作还是开会,都应善于总结,这样才能保持头脑清晰。经常进行抽象、总结、归纳和整理,可以避免思维混乱。

很多人认为笔记写得越多、越详细越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笔记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没有进入大脑,那就失去了意义。有些人习惯将信息存储在电脑里,而不是记在脑中,这会导致在需要时无法快速提取信息。 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总结和提炼信息,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抽象是一个数学概念,指的是将事物提炼成模型;总结则是一个文学概念,指的是用语言概括事物。无论是抽象还是总结,都是为了将大量信息简化,提取出核心内容。如果笔记没有帮助我们进行总结和思考,那么它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做笔记,将知识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大脑中。

归纳与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演绎是纯粹的推理,如数学证明题,由已知条件层层推导结论。而归纳则是通过观察事物,找出规律。例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就是一种归纳,但这种归纳并非绝对准确,而是一种概率性的总结。社会学研究中常使用归纳法,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发现规律。印度电影《流浪者》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弟被训练成小偷的故事,挑战了“贵族生贵族”的传统观念,说明归纳得出的规律并非总是成立。

买马看母是一种归纳,类似于“龙生龙,凤生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深,父母的某些特征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通过归纳,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比如父母有健康问题,孩子也可能面临相似的风险。 人要学会归纳和演绎。演绎是逻辑推理,归纳是实证分析。骗子通过在火车站观察,归纳出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的特征,如注意力不集中、眼神飘忽不定。他们会选择这样的人下手,因为这些人更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从而实施盗窃。而像警惕性高的人,骗子则会避开。看多了,就能归纳出规律,一眼识别出潜在的危险。

销售员通过观察顾客的穿着和交通工具,初步判断其购买能力。例如,驾驶三轮车到奔驰4S店的顾客,可能被认为购买意愿不高。这种现象表明,销售经验是基于对顾客特征的归纳总结。不爱学习、盲目自信、急于求成的人,以及渴望美好爱情的年轻人,容易成为诈骗目标。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在某种程度上会释放出信号,吸引骗子。无论是抽象、总结还是归纳,本质在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并对事物进行分类。找到规律后,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

我们每天经历诸多事务,若不加以整理,便会陷入混乱。整理至关重要,如同房间不整理就会杂乱无章一样,大脑也会因缺乏整理而思绪紊乱。混乱是自然趋势,学习和生活都需要不断整理,否则只会越来越乱。 整理并非耗时之举,而是日常习惯。通过持续整理,可以保持环境整洁,头脑清晰。我的工作就是解决混乱,整理能使事物干净有序,从而更好地向前发展。 以装修为例,施工过程中工具繁多,容易造成现场混乱。因此,需要定期整理工具,使其归位。这并非炫耀,而是强调整理的重要性。房屋、工具等物品若长时间不整理,必然会变得杂乱。修理空调时,各种工具散落各处,需要及时收拾。经常整理,就能保持整洁。 抽象、总结、归纳之后,更需要整理。整理是保持清晰和高效的关键步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掌握规律是逻辑分析的基础。规律是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逻辑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缺乏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训练,就难以掌握规律,从而影响逻辑分析能力。 如果做人做事不得法,人生体验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掌握了做人做事的规律,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减少问题发生的频率,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通过不断掌握规律,可以逐步减少问题,最终享受生活。

华人命定神学的起源在于解决问题,与其他神学不同之处在于其积极的问题解决导向。问题若不解决,只会越积越多,使人困扰。因此,需要进入一个不断成长的循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这种能力不仅限于特定领域,而应在各个方面扩展。学生、工人、家庭主妇都应不断进行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培养逻辑分析能力,从而解决问题,掌握事物规律。这是本次分享的核心观点,强调了问题解决和规律掌握的重要性。
暂无评论~